2019-nCoV疫情实时播报🅥
#防控政策 #公共交通 #广东 #Guangdong 【#深圳 市关于调整市内公共交通工具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 为全面、准确、完整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和《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方便市民群众出行,即日起优化调整乘坐市内交通工具疫情防控措施如下: 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市内交通工具,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绿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证明。 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加强自我防护,在公共场所活动期间全程佩戴…
#防控政策 #广东 #Guangdong
【#深圳 市调整防控措施】
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告〔2022〕9号
为全面、准确、完整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和《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方便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即日起调整我市防控措施如下:
一、全市社区小区、办公场所、餐饮商超及各类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凭健康码绿码、扫场所码进入。
二、网吧、夜总会、棋牌室、KTV、酒吧、桑拿洗浴场所等六类人群聚集密闭公共场所仍需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场所码进入。
三、风险职业人员和重点机构场所人员核酸检测查验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执行。
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行,此前发布的疫情防控措施与本通告不一致的,按本通告执行。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后续将适时调整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
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加强自我防护,在公共场所活动期间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当好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
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12月5日(深圳发布 @ 微信公众平台)
【#深圳 市调整防控措施】
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告〔2022〕9号
为全面、准确、完整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和《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方便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即日起调整我市防控措施如下:
一、全市社区小区、办公场所、餐饮商超及各类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凭健康码绿码、扫场所码进入。
二、网吧、夜总会、棋牌室、KTV、酒吧、桑拿洗浴场所等六类人群聚集密闭公共场所仍需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场所码进入。
三、风险职业人员和重点机构场所人员核酸检测查验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执行。
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行,此前发布的疫情防控措施与本通告不一致的,按本通告执行。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后续将适时调整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
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加强自我防护,在公共场所活动期间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当好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
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12月5日(深圳发布 @ 微信公众平台)
2019-nCoV疫情实时播报🅥
#防控政策 #广东 #Guangdong 【#深圳 市调整防控措施】 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告〔2022〕9号 为全面、准确、完整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和《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方便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即日起调整我市防控措施如下: 一、全市社区小区、办公场所、餐饮商超及各类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凭健康码绿码、扫场所码进入。 二、网吧、夜总会、棋牌室、KTV、酒吧、…
#疫苗接种 #广东 #Guangdong
【#深圳:统筹做好医疗资源储备 加快推进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近日,深圳新进2类新冠病毒疫苗,包括 #康希诺 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和珠海 #丽珠 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疫苗(CHO细胞)。至此,已经有6种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组合供市民选用。(深圳卫健委 @ 微信公众平台)
【#深圳:统筹做好医疗资源储备 加快推进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近日,深圳新进2类新冠病毒疫苗,包括 #康希诺 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和珠海 #丽珠 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疫苗(CHO细胞)。至此,已经有6种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组合供市民选用。(深圳卫健委 @ 微信公众平台)
#防控政策 #广东 #Guangdong
【12月11日起,不再对抵深(#深圳)人员采取疫情核查防控措施】
从2022年12月11日开始,不再对来(返)深人员采取疫情核查防控措施。(深圳卫健委 @ 微信公众平台)
【12月11日起,不再对抵深(#深圳)人员采取疫情核查防控措施】
从2022年12月11日开始,不再对来(返)深人员采取疫情核查防控措施。(深圳卫健委 @ 微信公众平台)
#防控政策 #广东 #Guangdong
【粤康码多项服务于2月16日11时起停止】
近日,粤康码发布服务公告,宣布按照国家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政策措施优化调整要求,抗原自测、老幼助查、健康申报、电子证照、防疫工作台服务将于2023年2月16日11时起停止服务。
公告指出,自服务上线以来,我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依法依规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停止以上服务后,我们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彻底删除、销毁服务相关所有数据,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公告表示。(南方日报 @ 微博)
【粤康码多项服务于2月16日11时起停止】
近日,粤康码发布服务公告,宣布按照国家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政策措施优化调整要求,抗原自测、老幼助查、健康申报、电子证照、防疫工作台服务将于2023年2月16日11时起停止服务。
公告指出,自服务上线以来,我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依法依规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停止以上服务后,我们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彻底删除、销毁服务相关所有数据,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公告表示。(南方日报 @ 微博)
#防控政策 #广东 #Guangdong
【广东一地连续8天安排核酸?当地回应】
5月5日晚,广东 #东莞 东城街道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则关于“5月6日至13日东城街道核酸检测安排”的通知。
通知中提到,根据工作安排,东城街道继续提供核酸检测服务。有检测需求的市民,可前往以下核酸点进行采样。
核酸采样点安排为东城医院和台心医院,愿检尽检人员单采费用不高于13.5元/人,以现场价格为准。有检测需求的市民可通过“粤核酸4”小程序二维码登录并填写个人信息,在情景选择中,选“常规采样”。
5月6日上午,东城医院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医院一直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并非只有这几天才有,有需要的市民可在指定时间段内前来采样。“上午八点到十二点,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这期间都可以来。”
5月6日上午,东城街道办在该篇文章评论区置顶留言:莫慌,这是东城常态化提供的核酸检测服务,有检测需求的市民,可前往文中核酸点进行采样。(观察者网 @ 微博)
【广东一地连续8天安排核酸?当地回应】
5月5日晚,广东 #东莞 东城街道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则关于“5月6日至13日东城街道核酸检测安排”的通知。
通知中提到,根据工作安排,东城街道继续提供核酸检测服务。有检测需求的市民,可前往以下核酸点进行采样。
核酸采样点安排为东城医院和台心医院,愿检尽检人员单采费用不高于13.5元/人,以现场价格为准。有检测需求的市民可通过“粤核酸4”小程序二维码登录并填写个人信息,在情景选择中,选“常规采样”。
5月6日上午,东城医院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医院一直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并非只有这几天才有,有需要的市民可在指定时间段内前来采样。“上午八点到十二点,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这期间都可以来。”
5月6日上午,东城街道办在该篇文章评论区置顶留言:莫慌,这是东城常态化提供的核酸检测服务,有检测需求的市民,可前往文中核酸点进行采样。(观察者网 @ 微博)
#疫情动态 #药物研发 #广东 #Guangdong
【钟南山:#广州 发热门诊接受检测患者中超两成是新冠病毒感染】
5月15日下午,在 #来瑞特韦 上市后临床研究启动仪式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目前在广州流行的主流新冠病毒株是XBB1.9.1。根据目前广州市发热门诊的数据,在接受检测的发热病人里,有20%-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钟南山介绍,无论有症状还是没有症状,如果体内新冠病毒对应的抗体增高,就说明人体曾被感染过。从这个角度看,根据测定,全国大概有85%的人感染过新冠病毒,约有11亿至12亿人。根据相关实验室研究和新加坡等地的真实世界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能在4-6个月的时间内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但如果面对变异株XBB,其保护力可能会减弱,“从去年12月算起,实际看现在已经是到了这个时间了。”
钟南山透露,下一步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一方面还需要研发能覆盖XBB变异毒株的疫苗,包括MRNA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这些疫苗主要是要针对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免疫低下或有其他严重基础病的老年人;另一方面,一旦感染了新冠,应给予及时药物治疗,能大大降低死亡率。
据了解,来瑞特韦是我国首款单药3CL抗新冠1类创新药,已在3月获批附条件上市,用于治疗新冠轻中症成年患者,研究表明该药的抗病毒效果与辉瑞Paxlovid效果相当,且有效避免了因联用利托那韦产生的毒副作用。(央视新闻)
相关新闻:2023-03-23 - 【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来瑞特韦片上市】 - 国家药监局
【钟南山:#广州 发热门诊接受检测患者中超两成是新冠病毒感染】
5月15日下午,在 #来瑞特韦 上市后临床研究启动仪式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目前在广州流行的主流新冠病毒株是XBB1.9.1。根据目前广州市发热门诊的数据,在接受检测的发热病人里,有20%-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钟南山介绍,无论有症状还是没有症状,如果体内新冠病毒对应的抗体增高,就说明人体曾被感染过。从这个角度看,根据测定,全国大概有85%的人感染过新冠病毒,约有11亿至12亿人。根据相关实验室研究和新加坡等地的真实世界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能在4-6个月的时间内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但如果面对变异株XBB,其保护力可能会减弱,“从去年12月算起,实际看现在已经是到了这个时间了。”
钟南山透露,下一步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一方面还需要研发能覆盖XBB变异毒株的疫苗,包括MRNA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这些疫苗主要是要针对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免疫低下或有其他严重基础病的老年人;另一方面,一旦感染了新冠,应给予及时药物治疗,能大大降低死亡率。
据了解,来瑞特韦是我国首款单药3CL抗新冠1类创新药,已在3月获批附条件上市,用于治疗新冠轻中症成年患者,研究表明该药的抗病毒效果与辉瑞Paxlovid效果相当,且有效避免了因联用利托那韦产生的毒副作用。(央视新闻)
相关新闻:2023-03-23 - 【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来瑞特韦片上市】 - 国家药监局
#猴痘 #monkeypox #mpox
【2023年6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
2023年6月2日至6月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 #广东 省报告48例、#北京 市报告45例、#江苏 省报告8例、#湖北 省报告2例、#山东 省报告2例和 #浙江 省报告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绝大多数病例为男男性行为人群,主要通过男男性接触传播。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性接触以外的绝大多数密切接触者未发生感染。三是大部分病例就诊时发现,少数病例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死亡病例。
注: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感染所致的传染病。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3年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于猴痘进一步信息可点击链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小编注:中国疾控中心今日(2023年7月14日)发布2023年6月中国内地猴痘疫情监测情况,频道近期亦会同步更新猴痘疫情相关信息。为便于检索,猴痘相关信息附带 #猴痘 #monkeypox #mpox 等标签。
【2023年6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
2023年6月2日至6月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 #广东 省报告48例、#北京 市报告45例、#江苏 省报告8例、#湖北 省报告2例、#山东 省报告2例和 #浙江 省报告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绝大多数病例为男男性行为人群,主要通过男男性接触传播。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性接触以外的绝大多数密切接触者未发生感染。三是大部分病例就诊时发现,少数病例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死亡病例。
注: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感染所致的传染病。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3年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于猴痘进一步信息可点击链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小编注:中国疾控中心今日(2023年7月14日)发布2023年6月中国内地猴痘疫情监测情况,频道近期亦会同步更新猴痘疫情相关信息。为便于检索,猴痘相关信息附带 #猴痘 #monkeypox #mpox 等标签。
2019-nCoV疫情实时播报🅥
#猴痘 #monkeypox #mpox 【2023年6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 2023年6月2日至6月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 #广东 省报告48例、#北京 市报告45例、#江苏 省报告8例、#湖北 省报告2例、#山东 省报告2例和 #浙江 省报告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绝大多数病例为男男性行为人群,主要通过男男性接触传播。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性接触以外的绝大多数密切接触者未发生感染。三是大部分病例就诊时发现,少数病例为密切接…
#猴痘 #monkeypox #mpox
【2023年7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
2023年7月1日至31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23省(区、市)新增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 #广东 报告115例、#北京 报告81例、#四川 报告49例、#浙江 报告40例、#湖南 报告33例、#江苏 报告31例、#上海 报告25例、#安徽 报告19例、#天津 报告17例、#湖北 报告17例、#河南 报告14例、#辽宁 报告12例、#山东 报告12例、#吉林 报告9例、#云南 报告4例、#陕西 报告4例、#福建 报告2例、#重庆 报告2例、#山西、#内蒙古、#广西、#贵州、#青海 各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病例均为男性,96.3%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同性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生感染。三是89.2%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6.5%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其他为主动报告和主动筛查等发现。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死亡病例。
专家解读:
1.问:为什么我国7月份猴痘确诊病例数比6月份增加这么多?
答:7月我国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比6月份106例明显增多。主要原因:一是猴痘疫情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隐匿性传播,80%病例为单个病例,感染来源不清,防控难度大;二是随着宣传教育,重点人群主动就诊病例增多,除了密接筛查发现外,通过重点人群主动报告、重点人群筛查等也增加了病例发现;三是境外疫情不断输入境内,输入风险仍持续存在。
2.问:密切接触者实施健康监测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需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等密切接触,避免捐献血液等;坚持每天做好体温测量和症状监测,健康监测的第7、14、21天要接受疾控机构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随访,出现猴痘样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报告可疑接触史。
3.问:自我健康监测能否起到疫情防控的作用?
答:猴痘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只要密切接触者在自我健康监测期间,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等密切接触,坚持每天做好体温测量和症状监测,出现猴痘样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报告可疑接触史,以及时发现猴痘病毒感染者,并及时隔离治疗,就可以避免猴痘病毒的续发传播,最终控制住疫情。
4.问:当前国家有无开展病毒变异方面的监测工作?
答:猴痘病毒属于DNA病毒,基因序列相对稳定。我国已开展病毒变异监测工作。在本土疫情中的首发或早期确诊病例、与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关键确诊病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确诊病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中,对核酸检测Ct值≤32的样本进行病毒基因测序。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检出的猴痘病毒基因分型均属于IIb分支(西非分支),该分支主要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的部分国家流行。
5.问:当前,如何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
答:在猴痘重点人群,尤其是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开展以下针对性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线下场所宣传,在当地MSM人群经常出入地点或场所,如酒吧、会所、浴池等开展宣传教育,包括张贴健康教育宣传图片,设置健康教育资料公告栏等形式。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加强宣传,通过MSM人群社交软件等平台,开展猴痘预防知识和服务信息宣传,提高重点人群猴痘知识知晓率和预防技能。三是动员社会组织和同伴教育员加强宣传,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在MSM等重点人群中开展预防猴痘宣传倡导,在一些地区可以通过招募和培训同伴教育员,促进MSM人群采取猴痘预防措施,阻断猴痘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年7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
2023年7月1日至31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23省(区、市)新增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 #广东 报告115例、#北京 报告81例、#四川 报告49例、#浙江 报告40例、#湖南 报告33例、#江苏 报告31例、#上海 报告25例、#安徽 报告19例、#天津 报告17例、#湖北 报告17例、#河南 报告14例、#辽宁 报告12例、#山东 报告12例、#吉林 报告9例、#云南 报告4例、#陕西 报告4例、#福建 报告2例、#重庆 报告2例、#山西、#内蒙古、#广西、#贵州、#青海 各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病例均为男性,96.3%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同性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生感染。三是89.2%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6.5%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其他为主动报告和主动筛查等发现。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死亡病例。
专家解读:
1.问:为什么我国7月份猴痘确诊病例数比6月份增加这么多?
答:7月我国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比6月份106例明显增多。主要原因:一是猴痘疫情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隐匿性传播,80%病例为单个病例,感染来源不清,防控难度大;二是随着宣传教育,重点人群主动就诊病例增多,除了密接筛查发现外,通过重点人群主动报告、重点人群筛查等也增加了病例发现;三是境外疫情不断输入境内,输入风险仍持续存在。
2.问:密切接触者实施健康监测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需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等密切接触,避免捐献血液等;坚持每天做好体温测量和症状监测,健康监测的第7、14、21天要接受疾控机构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随访,出现猴痘样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报告可疑接触史。
3.问:自我健康监测能否起到疫情防控的作用?
答:猴痘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只要密切接触者在自我健康监测期间,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等密切接触,坚持每天做好体温测量和症状监测,出现猴痘样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报告可疑接触史,以及时发现猴痘病毒感染者,并及时隔离治疗,就可以避免猴痘病毒的续发传播,最终控制住疫情。
4.问:当前国家有无开展病毒变异方面的监测工作?
答:猴痘病毒属于DNA病毒,基因序列相对稳定。我国已开展病毒变异监测工作。在本土疫情中的首发或早期确诊病例、与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关键确诊病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确诊病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中,对核酸检测Ct值≤32的样本进行病毒基因测序。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检出的猴痘病毒基因分型均属于IIb分支(西非分支),该分支主要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的部分国家流行。
5.问:当前,如何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
答:在猴痘重点人群,尤其是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开展以下针对性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线下场所宣传,在当地MSM人群经常出入地点或场所,如酒吧、会所、浴池等开展宣传教育,包括张贴健康教育宣传图片,设置健康教育资料公告栏等形式。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加强宣传,通过MSM人群社交软件等平台,开展猴痘预防知识和服务信息宣传,提高重点人群猴痘知识知晓率和预防技能。三是动员社会组织和同伴教育员加强宣传,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在MSM等重点人群中开展预防猴痘宣传倡导,在一些地区可以通过招募和培训同伴教育员,促进MSM人群采取猴痘预防措施,阻断猴痘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nCoV疫情实时播报🅥
#猴痘 #monkeypox #mpox 【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100号(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 自2022年5月以来,猴痘疫情持续在全球多个区域广泛流行,截至目前,已有113个国家(地区)报告了89000多例猴痘确诊病例,包含152例死亡病例。近期,欧洲、美洲和西太平洋区域猴痘疫情呈上升趋势。为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保护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规定,现发布公告如下: 一、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
#猴痘 #monkeypox #mpox
【2023年8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
2023年8月1日-31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50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 #广东 95例、#浙江 77例、#北京 54例、#四川 54例、#上海 32例、#江苏 29例、#广西 21例、#天津 13例、#湖南 13例、#河南 13例、#重庆 12例、#安徽 12例、#云南 11例、#湖北 11例、#山东 10例、#陕西 7例、#河北 7例、#福建 7例、#黑龙江 6例、#吉林 5例、#山西 4例、#内蒙古 3例、#辽宁 2例、#贵州 2例、#江西 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98.9%病例为男性,92.5%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二是病例中有5例女性,发病前21天内均有异性性接触史,通过异性性接触感染可能性大,异性伴侣中3例为猴痘感染者、1例近期有出疹史、1例无猴痘相关症状。三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中仅1人发生感染。四是93.2%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5.3%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其他为主动报告和体检等发现。五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死亡病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年8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
2023年8月1日-31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50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 #广东 95例、#浙江 77例、#北京 54例、#四川 54例、#上海 32例、#江苏 29例、#广西 21例、#天津 13例、#湖南 13例、#河南 13例、#重庆 12例、#安徽 12例、#云南 11例、#湖北 11例、#山东 10例、#陕西 7例、#河北 7例、#福建 7例、#黑龙江 6例、#吉林 5例、#山西 4例、#内蒙古 3例、#辽宁 2例、#贵州 2例、#江西 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98.9%病例为男性,92.5%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二是病例中有5例女性,发病前21天内均有异性性接触史,通过异性性接触感染可能性大,异性伴侣中3例为猴痘感染者、1例近期有出疹史、1例无猴痘相关症状。三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中仅1人发生感染。四是93.2%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5.3%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其他为主动报告和体检等发现。五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死亡病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nCoV疫情实时播报🅥
#猴痘 #monkeypox #mpox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 2023年第7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特此公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3年9月15日(国家卫健委) 相关链接: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的政策解读
#猴痘 #monkeypox #mpox
【2023年9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
2023年9月1日-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305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 #北京 42例、#广东 40例、#浙江 38例、#江苏 32例、#广西 16例、#四川 13例、#重庆 12例、#湖北 12例、#辽宁 11例、#湖南 11例、#陕西 9例、#山东 9例、#河北 8例、#天津 7例、#上海 6例、#河南 6例、#福建 6例、#黑龙江 5例、#安徽 4例、#吉林 4例、#云南 3例、#山西 3例、#江西 3例、#内蒙古 1例、#贵州 1例、#海南 1例、#宁夏 1例、#新疆 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99%病例为男性,92.9%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病例中有2例女性。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中仅3人发生感染。三是94.3%为主动就诊发现,3.9%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其他为主动报告和入境筛查等发现。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年9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
2023年9月1日-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305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 #北京 42例、#广东 40例、#浙江 38例、#江苏 32例、#广西 16例、#四川 13例、#重庆 12例、#湖北 12例、#辽宁 11例、#湖南 11例、#陕西 9例、#山东 9例、#河北 8例、#天津 7例、#上海 6例、#河南 6例、#福建 6例、#黑龙江 5例、#安徽 4例、#吉林 4例、#云南 3例、#山西 3例、#江西 3例、#内蒙古 1例、#贵州 1例、#海南 1例、#宁夏 1例、#新疆 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99%病例为男性,92.9%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病例中有2例女性。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中仅3人发生感染。三是94.3%为主动就诊发现,3.9%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其他为主动报告和入境筛查等发现。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