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 · 随行
76 subscribers
2.4K photos
74 videos
88 files
1.23K links
所见
Download Telegram
噫~這世界
中国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试图刺激经济 -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50317/china-consumption/
曾经的分配不均还解释说拉动投资提供经济增长,现在投资停滞但还是不敢动原本的蛋糕
那就再苦一苦居民部门吧,多加点杠杆让他们再努力努力
反正乡绅老爷可是一点都不能动的
Forwarded from 噫~這世界
为什么李嘉诚在内地甘做活雷锋做好事不留名?
Forwarded from 🐱 Ch. | (c) 2021 北京万里🐼科技 (webRTCCat | Present Day, Present Time)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R5RFTHI0534A4SC.html
经查,司马南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少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费共计462.43万元。此外,其实控企业北京某影视策划中心通过虚列成本费用,违规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等方式,少缴企业所得税75.32万元。
司马夹头逃税被抓了
Forwarded from 噫~這世界
Peter Cheung】谁能想象,今天掌握世界命运的是尼玛三个疯子。
Forwarded from 即刻精选
明州事件之后,京东元气大伤。

大洋彼岸的那几分钟扇动翅膀,足以影响中国电商的升降格局。

虽说就算没有这档子事,京东也未必能够拦住拼多多和抖音的崛起,这是阿里都做不到的事情。

但是一号位的名誉,仍然为京东背上了额外的负资产。

比如在吃政企关系的生意场,刘强东发现大家都不见他了。

「居心叵测」的媒体统计过刘强东的私人飞机活动数据,这架飞机曾经年均起降300多次,都是载着刘强东飞往各地商谈京东云的政务订单。

2018年9月之后,接见刘强东变成了一件高风险的事情,于是他的私人飞机也开始吃灰,年起降次数崩至个位数。

在没有退休的年纪,就体验到了人走茶凉的残酷,这种屈辱,必不好受。

很不凑巧的是。电商平台的竞争日趋激烈,京东掉队的概率也越来越大,老板作为公司主心骨的存在,是不可替代的。

隔壁每次也都是在「动用」了退休老干部马云的现身背书,才完成了蔡崇信和吴泳铭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换届。

兵法认为,为将之道,身先士卒,旗帜不倒,士气不散,这甚至都是中西贯通的。

Google一度在AI上被硅谷得小年轻们打得措手不及,站稳反攻的转折点是什么?隐退多年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重回公司,以工程师的身份主持黑客马拉松。

老大跟我们站在一起,这是ROI最高的士气鼓舞方案。

刘强东之于京东的问题,这些年是颠倒过来的,他没有也不想退居幕后,但形势要求他削弱自己的存在感,别人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刘强东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实在憋屈。

2022年,明州一案已和解告终,事件被定性为「一次偶然事件所造成的误会」,尽管女性舆论场深感背刺,但很显然,和解协议背后的封口条款,已经在法理层面彻底埋葬了任何新增剧情的出现。

刘强东终于开始了他的复出行动。

先是章泽天在朋友圈里表态选择「原谅」,以及配合路人「偶遇」拍下怀有身孕的自己和丈夫一起逛超市的画面,恩爱之情,击玉敲金。

再是拿下扛鼎五年的徐雷,徐雷在京东本就有着「三起三落」的历史,既被猜忌,也受倚仗,给刘强东的回归让出位置,成了他的最后一份功劳。

最后是整顿职场,宫斗文学的读者都不会对此感到陌生,权力的转移往往伴随着情面的撕破,所以刘强东出台了「兄弟论」的修正案,放出狠话「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不过很难说电商行业现在是讲个人命运还是时代进程,京东固然有所止颓,但在卷得飞起的同行衬托下,那种拨乱反正之后立竿见影的翻盘,并未如期而至。

另外,亲力亲为的刘强东,也在偿还他在过去几年里远离真实世界的债务,比如钝感。

刘强东本来只想解决一万多员工上班时代打卡的摸鱼问题,但是上升到不认兄弟的程度,必然引起岁月史书的反噬,犯了面目不一的忌讳。

杨笠代言几场直播引起的争端,本来也是很容易止损的事情,但硬生生赔进去了一整个大促和平台口碑的代价,相当可惜,京东刚刚砍掉了品牌部,据我所知和此事没有直接关系,但模糊处理也好,给情绪一个出口。

至于缺席座谈会,这倒不算意外,但要回到舞台中心,刘强东会意识到,他还是缺少正当性这么一件东西。

在由人民组成的共和国,最大的正当性,只有人民才有权提供,及时发现这一点,比再多的花拳绣腿都管用。

如果说刘强东主张给外卖员交五险一金还属于「光脚不怕穿鞋」的心机策略,通过给自己并不存在的业务增加假象成本,倒逼竞争对手跟进自损。

那么把快递员和外卖员放在一起,不但要交五险一金,还要由平台来负担个人需出的那部分费用,完全打消交社保反而导致收入下降的劳动者顾虑,这就是真的在用真金白银为人民提升生活品质了。

所以刘强东的那条朋友圈,才在几个小时内就被转得包浆了,大伙是真支持啊。

我发了条微博,问怎么看东子的这波操作,评论区是呵斥我的声音:「什么东子?叫东哥!」

好的,东哥。

东哥说出了一个企业家们普遍不愿承认、但在事实层面可能又确实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大公司的利润、市值和财富,是不是建立在底层百姓无保障的生活之上?

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说要给企业家寻找原罪,而是在规模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之后,回过头看看,自己有没有在分配上做到了尽善尽美。

以前都是知识分子在说这种不合时宜的话,现在有企业家主动来当反思怪,把华丽旗袍底下的虱子暴露出来,这很有价值。

以前不堪回首,未来还有变数,至少在当下,刘强东做对了这件事情,他讨不来的认可,在履行一个人民企业家的职责后,铺天盖地的涌上来了。

只有人民,才有资格判断,谁才是人民企业家。

可以,今天我站东哥。

by @阑夕ོ #科技圈大小事
东航5735空难3周年。

昨天没有调查报告。

吴亦凡不够用了,所以他们宰了司马南出来转移视线。
Forwarded from 即刻精选
互联网老实人的含金量 遥遥领先

by @Money_Maple #科技圈大小事
即刻精选
互联网老实人的含金量 遥遥领先 by @Money_Maple #科技圈大小事
“人人都买得起;每个月只需要付六百多元”
原话
Forwarded from Lymond
有没有大佬预测一下,s3啥时候到? - 知乎

我们读历史书只知道日本从大正之春转变到昭和日本,仿佛一夜之间就走向了狂热的侵略扩张的道路,却不知这是日本人刺杀了滨口雄幸、犬养毅两位首相,像杀鸡宰狗一样下克上弄死了几十位亲西方大臣、温和派军官,刺杀了各种几朝元老,通过数年全国性的军官串联和右翼结社公开暴力,进行持续性的对内系统性刺杀和有效渗透权力,才改变了日本既定的国家战略轨迹的结果。

在昭和化的过程中,先有无数日本国内高级官员和将领惨死自己人刀下,才有最终的开战。由于通过刺杀上层军政官僚实现目的已成惯例,不得志的下层军官和士兵为了上位第一时间想到大串联、血洗高层,也就酿成了二二六兵变,高桥是清,斋藤实两名首相也惨死枪下,被杀死的海陆军将领不胜枚举。也就是光被昭和日本人自己弄死的囯家首相就四位。

真正期待战争的人并不会躺着等战争到来,而是实打实行动,亲手参与一步步把所处的环境打造成了一台严密不透风的战争机器的行动。任何期待战争、但不能像下克上的昭和日本人或者在街头屠杀社民党高层的纳粹冲锋队一样有所行动,我都会严重怀疑你对战争愿景的虔诚程度。

这种烈度的血腥转型也可以理解,原因是近代日本的发展,本质是英国为首的近代世界经济秩序发展的次生盈余,后者的秩序也是日本人近代化道路的事实上的再生父母,就连世界大萧条时代的日本平均经济增长率,无论人均还是总值都要高于世界普遍水平,也高于当时的美国。无论是装点门面的宪証或者闪耀的经济发展成就,都来自维新时代后近乎俯首帖耳的学习甚至外交上的单方面恭顺。而旧国际秩序的分蛋糕不均和经济萧条固然惹人厌烦,但和把全国变成一座战争囹圄的七生报国愿景相比,只要不是疯子,都知道孰好孰坏。

但疯子与走向自毁的短视在什么时代都不少,于是说服尚存理性的上层和再生父母开战必然艰难,日本的疯子们的答案是火和血,在不承认伪满洲国、不想和英美交恶的犬养毅被刺杀的十年后,日本的轨迹转变为举全国之力在全球最大的海洋上和美国打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军主力决战,日本从大正时代的尚有开放与欣欣向荣,变成一个鸦雀无声的统制牢笼,从营养不良的农民小孩到在校的大学生都被拉去填线,同时国内饥荒遍地、并在三年后渐渐沦为燃烧弹和核武器轰炸的遍地焦土。很多人都忽视了昭和作为一件奢侈品的奢侈程度,无论是昭和的外表、内在、过程、结果,甚至是转变到昭和的契机,都远非常人想象所能承担。

编辑于 2024-05-20 16:47・IP 属地河南
Forwarded from 即刻精选
最近有个叫大祥哥的博主,分享近些年他从年入几百万,到破产负债的真实经历,还挺有警醒的,一些朋友看了也有共鸣。

2019年:月薪1万打工人,做博主和B站签约,25万/年平台补贴,那时B站正值烧钱风口。

2020年:仅签约费就暴涨到120万/年,还不算其他广告收入,烈火烹油。

2021年初:借博主影响力,社交突破“上等”圈层,此时转折点到来,被社交圈某“大佬”认识邀请开高级餐厅,直接转账240万,连合同都没签。

这位“大佬”也很牛,住上海500平豪宅,有明星朋友,在上海有3家人均2000消费的大餐厅,有价值3个多亿币的账户...
而大佬展示这一切,都是会为了后面让博主投足1000多万,并许诺有1个亿超额回报。博主开始飘了。

2021年末:博主拿出积蓄200万,又找了认识的6个自媒体朋友,每人凑100万,共600万转给“大佬”。

2022年:特殊时期到来,大佬资金周转出了问题,找博主借钱。又借出去100多万,还转借出朋友的100万,共200万。
(此时博主给大佬的钱,达到1200万,博主自己积蓄500万+担保负债700万)

2023年:平台的合同到期,补贴不再,加上自媒体不景气,做博主收入骤降。
2024年:大佬跑路,博主收入依然不景气,只能求助家里...

至此,原本年入几百万的青年才俊,跌落神坛,变成债台高筑的失落者。
原因有仨:
1是高估了自己,把短暂平台风口和机遇,当成永久的实力。期间博主还置换了两台百万豪车;
2是高估了人性,被做局几年,太信任所谓大佬的自我包装;
3是低估了风险,无论个体、行业、还是时代,都有起起伏伏,风险无处不在。

我周围有几个朋友和这位博主的经历也类似,缩小版简化版,都是高开低走。

这种真实的人生经历,还挺值得琢磨和拿来自省的。
任何时候都不能太飘,只赚自己认知内的钱,以及最重要的:
不要相信任何许诺带你赚大钱的大哥。

by @李小粥的茶水间 #你不知道的行业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