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warded from 噫~這世界
上万郑州大学生 #夜骑开封 遭喊停 当局管制交通封闭路段
河南郑州大学生近期流行“夜骑开封”,在晚上从郑州骑共享单车到50多公里外的开封。这原本是年轻人“说走就走的骑行”,但却因为人数过多,在中国社群媒体上引起讨论。
“夜骑开封”活动起源是今年6月,有4名女学生为了品尝开封的灌汤包,从郑州骑行到开封。她们将过程发布在社群媒体,引发讨论与效仿。此后,夜骑的规模越来越大。
“凤凰网”报导称,“11月8日傍晚至9日凌晨,大量大学生、市民组成的夜骑队伍,在多个路段形成拥堵」。由于单车大队的规模庞大,尽管有交警管制指挥交通,仍出现了车道被“骑行大军”占据的奇观。
随后,郑州、开封两地交警于9日下午先后发文,对郑开大道郑州段、开封段非机动车道实施临时禁行措施。社群媒体上有郑州学生分享截图称,学校发布通知禁止夜骑至开封。而美团单车、哈啰单车、青桔单车运营公司也在周六共同发布《郑州共享单车使用联合公告》,表示郑州市共享单车若越区骑行将“强制锁车”。自此,“夜骑开封”不得不暂时告一段落。
网上有郑州人抱怨,想骑共享单车但根本找不到车,因为都被留在开封了。有人认为大学生装备简便,没做足准备就骑行这么远的路程相当危险。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这项活动兼顾了环保与健康,也带动了开封的观光,就这么禁止骑行实在可惜。
河南郑州大学生近期流行“夜骑开封”,在晚上从郑州骑共享单车到50多公里外的开封。这原本是年轻人“说走就走的骑行”,但却因为人数过多,在中国社群媒体上引起讨论。
“夜骑开封”活动起源是今年6月,有4名女学生为了品尝开封的灌汤包,从郑州骑行到开封。她们将过程发布在社群媒体,引发讨论与效仿。此后,夜骑的规模越来越大。
“凤凰网”报导称,“11月8日傍晚至9日凌晨,大量大学生、市民组成的夜骑队伍,在多个路段形成拥堵」。由于单车大队的规模庞大,尽管有交警管制指挥交通,仍出现了车道被“骑行大军”占据的奇观。
随后,郑州、开封两地交警于9日下午先后发文,对郑开大道郑州段、开封段非机动车道实施临时禁行措施。社群媒体上有郑州学生分享截图称,学校发布通知禁止夜骑至开封。而美团单车、哈啰单车、青桔单车运营公司也在周六共同发布《郑州共享单车使用联合公告》,表示郑州市共享单车若越区骑行将“强制锁车”。自此,“夜骑开封”不得不暂时告一段落。
网上有郑州人抱怨,想骑共享单车但根本找不到车,因为都被留在开封了。有人认为大学生装备简便,没做足准备就骑行这么远的路程相当危险。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这项活动兼顾了环保与健康,也带动了开封的观光,就这么禁止骑行实在可惜。
Forwarded from 每日消费电子观察 (无羽の翼 (「 • ̀ω•́ )「)
“白金肝帝” Hakoom 宣布将永不再游玩 PlayStation 游戏
拥有超过10万个奖杯、2900多个白金奖杯、并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传奇PS玩家Hakoom 今日发文炮轰索尼。
Hakoom 表示,他的PSN帐号从9月9日开始被封,联系客服后的回应非常敷衍,没有说明任何原因。直到他找了其他渠道,等了几天的调查后才得知,原来他的帐号个人资料被人泄漏,封禁他的人就是泄漏资料的人,也就是索尼内部员工。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90862
拥有超过10万个奖杯、2900多个白金奖杯、并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传奇PS玩家Hakoom 今日发文炮轰索尼。
Hakoom 表示,他的PSN帐号从9月9日开始被封,联系客服后的回应非常敷衍,没有说明任何原因。直到他找了其他渠道,等了几天的调查后才得知,原来他的帐号个人资料被人泄漏,封禁他的人就是泄漏资料的人,也就是索尼内部员工。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90862
Gcores
“白金肝帝”Hakoom宣布将永不再游玩PlayStation游戏 | 机核 GCORES
悲
Forwarded from 微信搬运工
Telegraph
哈哈哈哈哈哈,真有中成药去做了大规模随机双盲试验!
太有意思了,哈哈哈哈哈哈~ 要不是复旦大学自己的官方账号出来发消息,要不是我刚刚登录《柳叶刀》网站找到了论文的原文,打死我也不信,真有中成药会去做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但是,真有那自信心爆棚偏不信邪的啊哈哈哈哈哈哈 11月12日,医学顶刊《柳叶刀》杂志发表了由复旦大学宋莉莉教授团队领衔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旨在验证中药制剂“中风醒脑方”(主要成分为红参、三七、川芎、大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要知道,这可是《柳叶刀》杂志自1823年创刊以来,首次刊登中草药多中心临床研究。 来自中国1…
Forwarded from 知乎大巴扎
Telegraph
马斯克助选之余仍闯入《暗黑破坏神 4 》天梯榜世界排名前 20 位,他这时间管理大师级别有多高?
马斯克本来就很爱玩游戏。 不过对他来说,游戏还起着镇静剂的作用,他在最近的的Joe Rogan播客中专门谈到了这个话题,主持人在问他在《暗黑4》冲上天梯榜前20对他意味着什么,他谈到游戏对他来说类似一种镇静剂,当他被迫全身关注做某件事的时候,他可以忘记很多压力。 马斯克就在收购Twitter那段时间一直在打艾尔登法环。 那时候收购Twitter非常不顺利,她女朋友格莱姆斯就说他一直在酒店里玩艾尔登法环玩到通宵,早上五点半起来还看到他在玩。 而他玩法环的方式也是追求快速往前刷,马斯克的build倾向于快速…
Forwarded from 噫~這世界
【作业本】
1
现在似乎进入了一种“中文真空时段”的状态。
看到人祸人灾,35人死去的一纸通告,人们似乎没有叹息,没有难过,没有愤怒…没有任何情绪表现,甚至人们等的仿佛就是一纸通告,通告来了,呃,35个。
人们摇摇头,接着刷抖快去了。
甚至,还没有为此准备好情绪时,又发生了无锡。
2
新闻的确不算新闻了。
不算新闻的主要原因是通告看的太多。
不必统计蓝底白字的频次,人们已经知道该怎样了:不知“怎么样”,适应“就这样”。
这是一种生活状态,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样呢就这样吧不然还能怎么样啊。
并不是无意识的行为。过段时间用时间段去看,即使时间可以重来一次,似乎也只能这样了。
3
或许只有死者的亲人会有情绪,难过和愤怒,茫然和悲伤。
但是,人们连谁死了、怎么死的、死了多少都不在乎了,谁还在乎死者亲属怎么样呢。
4
在生活里,新闻和媒体作为介质都消失了,真空得以出现。
也许有人注意到,出现真空的问题是很多主要构成不真空的分子消失了。这种分子主要功能是质疑和不信。
这是第一步。
5
在真空状态里,大家懒得装了,索性都不装了。
人们不需要真相了,也不需要追问了,也不在乎追责与否。
认可谎话以一种熟视无睹的状态合理地存在着,欺骗也以合理状态存在,至于呵斥,训诫…也合理存在着。
对说谎无感,甚至懒得问为什么说谎,也懒得问为什么这样,大家按部就班,比Ai更像Ai,主动走向各自的终点。
至于终点是不是意外,或者随机,饿死和撞死,撑死和乐死,老死或病死……觉得反正都是死,没具体差别,人们连怎么死都不太计较了。
6
一种从来没有存在过的真空状态出现了,对一切,没有情绪,没有反应,没有声音…所有的发生与存在都成了默认。
1
现在似乎进入了一种“中文真空时段”的状态。
看到人祸人灾,35人死去的一纸通告,人们似乎没有叹息,没有难过,没有愤怒…没有任何情绪表现,甚至人们等的仿佛就是一纸通告,通告来了,呃,35个。
人们摇摇头,接着刷抖快去了。
甚至,还没有为此准备好情绪时,又发生了无锡。
2
新闻的确不算新闻了。
不算新闻的主要原因是通告看的太多。
不必统计蓝底白字的频次,人们已经知道该怎样了:不知“怎么样”,适应“就这样”。
这是一种生活状态,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样呢就这样吧不然还能怎么样啊。
并不是无意识的行为。过段时间用时间段去看,即使时间可以重来一次,似乎也只能这样了。
3
或许只有死者的亲人会有情绪,难过和愤怒,茫然和悲伤。
但是,人们连谁死了、怎么死的、死了多少都不在乎了,谁还在乎死者亲属怎么样呢。
4
在生活里,新闻和媒体作为介质都消失了,真空得以出现。
也许有人注意到,出现真空的问题是很多主要构成不真空的分子消失了。这种分子主要功能是质疑和不信。
这是第一步。
5
在真空状态里,大家懒得装了,索性都不装了。
人们不需要真相了,也不需要追问了,也不在乎追责与否。
认可谎话以一种熟视无睹的状态合理地存在着,欺骗也以合理状态存在,至于呵斥,训诫…也合理存在着。
对说谎无感,甚至懒得问为什么说谎,也懒得问为什么这样,大家按部就班,比Ai更像Ai,主动走向各自的终点。
至于终点是不是意外,或者随机,饿死和撞死,撑死和乐死,老死或病死……觉得反正都是死,没具体差别,人们连怎么死都不太计较了。
6
一种从来没有存在过的真空状态出现了,对一切,没有情绪,没有反应,没有声音…所有的发生与存在都成了默认。
Forwarded from 噫~這世界
Telegraph
替俄罗斯打仗的中国人:钱,刺激,当网红
端传媒 | 特约撰稿人 吕晓章 发自新加坡
Forwarded from 即刻精选
因为马斯克正和OpenAI打官司,很多本来不公开的私密邮件都被披露出来了,The Verge基于邮件对话记录,梳理出了OpenAI这家公司在做早期顶层设计的时间线,虽然口水话很多,但连起来看非常有意思,真实的商战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 2015年,OpenAI还没有出现,它的前身是Y Combinator的AI实验室,当时还是YC总裁的Sam Altman自掏1000万美金作为投资,然后开始到处招人;
- 此时马斯克建议他要加募至少1亿美金,因为任何低于这个数字的资本都会被Google和Facebook轻易碾死😤;
- Sam Altman给马斯克发邮件掏心窝子,说自己一直在思考是不是应该为了人类而选择阻止AI的发展,如果实在拦不住,那么AI的领导权如果能够落在Google以外的公司手上,可能才是正确的;
- 接着OpenAI独立出去,马斯克提出了一个先融10亿美金的小目标,让Sam Altman去尽可能的找钱,并承诺自己会补足最后的缺口;
- 因为OpenAI当时在硅谷毫不起眼,完全招不到一流人才,Sam Altman设计了一份激进的薪酬方案:17.5万美金的基础年薪,加上每批0.25%的YC股权授予;
- Sam Altman对马斯克说,这会是一个人工智能行业的「曼哈顿计划」,希望可以吸引50个顶级研究员加入,虽然公司保持非营利性质,但付出劳动的员工依然可以获得类似创业的回报;
- 2016年,Google旗下的AI实验室DeepMind注意到了OpenAI的动作,开始给OpenAI联系的每一个人打电话,以成倍的薪酬进行截胡;
- Sam Altman很慌😫,又连忙给马斯克写邮件,希望批准自己把年薪在往上涨10万-20万美金,否则DeepMind就提前赢得了战争;
- 马斯克同意了,早期团队都拿到了接近30万美金+浮动股权的薪水,马斯克甚至也贡献了SpaceX的等值股票用来填坑;
- 有三个人例外,Greg(后任总裁)、Ilya(后任CTO)、Trevor(后任研究员),他们拿到了更高的薪水,但Sam Altman似乎没有把自己安排进去;
- Ilya在2016年的收入超过了190万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帮他抵抗了来自Google的招揽;
- 马斯克对OpenAI在啥都没有的时候就这么出手阔绰的发工资表示赞同,「我们继续极尽所能的吸引头部人才,如果加钱就能解决问题,那再好不过了,只要不被DeepMind打败,我可以接受任何付出」;
- 马斯克那会儿就对Google感到极度厌恶了,他告诉Sam Altman,只要想到DeepMind可能成为赢家,自己就精神压力爆炸,绝对不能让Google统治这个世界😠;
- 2016年,OpenAI依然缺钱,尤其是买不起芯片,Sam Altman去找微软,谈了一项用1000万美金换取相当于6000万美金算力资源的方案,条件是OpenAI使用微软的Azure云服务,并帮着在技术圈里宣传一下;
- 马斯克告诉Sam Atlman,这tm太恶心了🤮;
- 没办法,Sam Altman又重新去和微软谈,新的offer是微软出资5000万美金,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合作可以随时中止,Sam Altman带有怨气的对马斯克说,「看起来不像是微软的舔狗了,满意了吗」😅;
- 马斯克不留情面的回邮件表示,还得要求微软不发新闻稿提这个事情,光是不当微软的舔狗,就值好几个5000万美金了;
- 2017年,OpenAI正在筹备新一轮融资,马斯克安插的人——有一个后来给马斯克生了3个孩子的女性在董事会里——告诉马斯克,创始团队不太乐意马斯克来当CEO,因为他们觉得马斯克管理的公司太多了,没法投入100%的时间在OpenAI身上;
- 那会儿正是特斯拉距离破产边缘没几步的时期,马斯克肉眼可见的焦头烂额,对于OpenAI的这些小心思毫无兴趣,给内鬼回邮件说「烦死了,让他们去办公司吧,我受够了」🤯;
- 没过多久,Ilya和Greg又不依不饶的推进破冰计划,写长邮件同时抄送Sam Altman和马斯克,说担心Sam altman对于CEO头衔的执着,怀疑他对AGI的理想是否忠诚,同时对马斯克解释,拒绝他当CEO的原因是知道他的性格一定会追求对AGI的绝对控制;
- 换句话说,他们的疑虑核心在于,AI的风险固然巨大,但挑出一个人来掌控AI,这搞不好会有更大的风险,他们想要构思出一个更去中心化的治理结构;
- 马斯克和Sam Altman此时的内心都是崩溃的,啥事儿都没做出来就搁这一顿分析,各种如何决定人类命运的宏大叙事,马斯克直接回复,表示讨论结束了,如果你们只是把我当成只出钱就够了的凯子,我就跑路;
- Sam Altman表面上安抚了同事,说自己对公司的非营利性质充满信心,但私下则表示Greg和Ilya有时候太幼稚了,要休假想清楚到底还能不能信任他们不在背后捅刀子🫤;
- 2018年,马斯克判断OpenAI的进度已经完全落后于DeepMind,再次提议由自己来当CEO,否则不可能赢过Google,而OpenAI的创始团队还是拒绝了他,导致马斯克退出董事会,并停止了资本赠予;
- 突然少了马斯克的钱,让OpenAI短暂陷入了被动,为了获得融资,OpenAI第一次改变公司,设计出了由非营利组织控制的有限营利公司这么一种结构;
- 马斯克这时已经开始意识到保留未来诉讼需要的证据了,他给Sam Altman发邮件,要求对方明确证明自己(马斯克)在新的公司结构里没有任何利益回报,而Sam Altman也干净利落的回消息:「收到」🫡;
- The Verge的总结是,围绕OpenAI的权力斗争本质上来自两种方向迥异的愿景对撞,至少从邮件里表现出来的信息是,OpenAI能够逆风翻盘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离不开Sam Altman提供的原动力,他总能不惜一切代价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马斯克不缺权力,他希望报复一切轻视他的行为,并坚信自己才是AGI的大管家。
by @阑夕ོ #科技圈大小事
- 2015年,OpenAI还没有出现,它的前身是Y Combinator的AI实验室,当时还是YC总裁的Sam Altman自掏1000万美金作为投资,然后开始到处招人;
- 此时马斯克建议他要加募至少1亿美金,因为任何低于这个数字的资本都会被Google和Facebook轻易碾死😤;
- Sam Altman给马斯克发邮件掏心窝子,说自己一直在思考是不是应该为了人类而选择阻止AI的发展,如果实在拦不住,那么AI的领导权如果能够落在Google以外的公司手上,可能才是正确的;
- 接着OpenAI独立出去,马斯克提出了一个先融10亿美金的小目标,让Sam Altman去尽可能的找钱,并承诺自己会补足最后的缺口;
- 因为OpenAI当时在硅谷毫不起眼,完全招不到一流人才,Sam Altman设计了一份激进的薪酬方案:17.5万美金的基础年薪,加上每批0.25%的YC股权授予;
- Sam Altman对马斯克说,这会是一个人工智能行业的「曼哈顿计划」,希望可以吸引50个顶级研究员加入,虽然公司保持非营利性质,但付出劳动的员工依然可以获得类似创业的回报;
- 2016年,Google旗下的AI实验室DeepMind注意到了OpenAI的动作,开始给OpenAI联系的每一个人打电话,以成倍的薪酬进行截胡;
- Sam Altman很慌😫,又连忙给马斯克写邮件,希望批准自己把年薪在往上涨10万-20万美金,否则DeepMind就提前赢得了战争;
- 马斯克同意了,早期团队都拿到了接近30万美金+浮动股权的薪水,马斯克甚至也贡献了SpaceX的等值股票用来填坑;
- 有三个人例外,Greg(后任总裁)、Ilya(后任CTO)、Trevor(后任研究员),他们拿到了更高的薪水,但Sam Altman似乎没有把自己安排进去;
- Ilya在2016年的收入超过了190万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帮他抵抗了来自Google的招揽;
- 马斯克对OpenAI在啥都没有的时候就这么出手阔绰的发工资表示赞同,「我们继续极尽所能的吸引头部人才,如果加钱就能解决问题,那再好不过了,只要不被DeepMind打败,我可以接受任何付出」;
- 马斯克那会儿就对Google感到极度厌恶了,他告诉Sam Altman,只要想到DeepMind可能成为赢家,自己就精神压力爆炸,绝对不能让Google统治这个世界😠;
- 2016年,OpenAI依然缺钱,尤其是买不起芯片,Sam Altman去找微软,谈了一项用1000万美金换取相当于6000万美金算力资源的方案,条件是OpenAI使用微软的Azure云服务,并帮着在技术圈里宣传一下;
- 马斯克告诉Sam Atlman,这tm太恶心了🤮;
- 没办法,Sam Altman又重新去和微软谈,新的offer是微软出资5000万美金,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合作可以随时中止,Sam Altman带有怨气的对马斯克说,「看起来不像是微软的舔狗了,满意了吗」😅;
- 马斯克不留情面的回邮件表示,还得要求微软不发新闻稿提这个事情,光是不当微软的舔狗,就值好几个5000万美金了;
- 2017年,OpenAI正在筹备新一轮融资,马斯克安插的人——有一个后来给马斯克生了3个孩子的女性在董事会里——告诉马斯克,创始团队不太乐意马斯克来当CEO,因为他们觉得马斯克管理的公司太多了,没法投入100%的时间在OpenAI身上;
- 那会儿正是特斯拉距离破产边缘没几步的时期,马斯克肉眼可见的焦头烂额,对于OpenAI的这些小心思毫无兴趣,给内鬼回邮件说「烦死了,让他们去办公司吧,我受够了」🤯;
- 没过多久,Ilya和Greg又不依不饶的推进破冰计划,写长邮件同时抄送Sam Altman和马斯克,说担心Sam altman对于CEO头衔的执着,怀疑他对AGI的理想是否忠诚,同时对马斯克解释,拒绝他当CEO的原因是知道他的性格一定会追求对AGI的绝对控制;
- 换句话说,他们的疑虑核心在于,AI的风险固然巨大,但挑出一个人来掌控AI,这搞不好会有更大的风险,他们想要构思出一个更去中心化的治理结构;
- 马斯克和Sam Altman此时的内心都是崩溃的,啥事儿都没做出来就搁这一顿分析,各种如何决定人类命运的宏大叙事,马斯克直接回复,表示讨论结束了,如果你们只是把我当成只出钱就够了的凯子,我就跑路;
- Sam Altman表面上安抚了同事,说自己对公司的非营利性质充满信心,但私下则表示Greg和Ilya有时候太幼稚了,要休假想清楚到底还能不能信任他们不在背后捅刀子🫤;
- 2018年,马斯克判断OpenAI的进度已经完全落后于DeepMind,再次提议由自己来当CEO,否则不可能赢过Google,而OpenAI的创始团队还是拒绝了他,导致马斯克退出董事会,并停止了资本赠予;
- 突然少了马斯克的钱,让OpenAI短暂陷入了被动,为了获得融资,OpenAI第一次改变公司,设计出了由非营利组织控制的有限营利公司这么一种结构;
- 马斯克这时已经开始意识到保留未来诉讼需要的证据了,他给Sam Altman发邮件,要求对方明确证明自己(马斯克)在新的公司结构里没有任何利益回报,而Sam Altman也干净利落的回消息:「收到」🫡;
- The Verge的总结是,围绕OpenAI的权力斗争本质上来自两种方向迥异的愿景对撞,至少从邮件里表现出来的信息是,OpenAI能够逆风翻盘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离不开Sam Altman提供的原动力,他总能不惜一切代价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马斯克不缺权力,他希望报复一切轻视他的行为,并坚信自己才是AGI的大管家。
by @阑夕ོ #科技圈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