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nCoV疫情实时播报🅥
38.6K subscribers
487 photos
135 videos
40 files
21.9K links
2019-nCoV 相关资讯实时播报

投稿请将消息发给 @nfnf2046bot (请提供可信链接)

点击常用标签即可查看相关消息:
#疫情通报 #疫情动态 #应急处置 #防控政策 #人间百态 #紧急寻人 #实用工具 #科普辟谣 #疫苗研发 #世卫消息
全部标签列表可查看:https://xn--r1a.website/nCoV2019/6665

RSS订阅 https://rsshub.app/telegram/channel/nCov2019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始链接。转载文章侵权请联系删除。
Download Telegram
#防控政策 #日本 #Japan

【日本5月8日结束新冠边境口岸防疫措施】
日本政府3日表示,鉴于新冠病毒在《感染症法》上的定位5月8日被下调至“5类”,边境口岸防疫措施将随之结束。(共同社
#防控政策 #德国 #Germany #Deutschland

【德国将于周五晚间取消所有COVID-19防控措施】
德国现执行的所有COVID-19防控措施将于周五晚间取消。德国卫生部长表示,德国已成功战胜新冠大流行。(BNO News @ Twitter
#防控政策 #台湾 #Taiwan

【配合指挥中心指示各部会及分组检视防疫等相关规范,调整陆籍人士专案申请程序】
大陆委员会今(6)日表示,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视COVID-19疫情发展,指挥官业指示各部会及分组再次检视各项防疫指引、专案及相关规范,有续行必要者,应评估回归机关权责办理或纳入常规业务运作。

针对现行政策尚未开放中国大陆人士来台事由,而有专案申请需求之案件,参酌指挥中心现行分工模式,请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协助评估是否符合专案申请之必要性、急迫性及不可替代性等要件後,再由内政部移民署依权责审查办理。

陆委会指出,未来仍将续依整体局势妥慎评估,滚动检讨、逐步调整陆籍人士入境管制措施,期渐恢复两岸健康有序交流。(大陆委员会
#世卫消息 #病毒溯源

【谭德塞:中国掌握了解冠病起源关键】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说,中国掌握了解2019冠状病毒起源的关键,并再次敦促中国分享这些信息。

谭德塞星期四(4月6日)在世卫组织成立75周年的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有关冠病起源的一个问题时说,在中国与世卫组织分享它所掌握的冠病起源信息之前,所有的假设都仍摆在桌面上。

谭德塞说,冠病在三年多前首次出现,“在取得中国方面的完整信息前,你就不能说是这样或是那样。”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hief pressed China on Thursday to share its information about the origins of COVID-19, saying that until that happened all hypotheses remained on the table, more than three years after the virus first emerged.

"Without full access to the information that China has, you cannot say this or that," said Director-General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in response to a question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virus.

他说:“所有的假设都摆在桌面上。这就是世卫组织的立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要求中国在这方面与我们合作。”

"All hypotheses are on the table. That's WHO's position and that's why we have been asking China to be cooperative on this."

"If they would do that then we will know what happened or how it started," he said.(联合早报)(Reuters
#病毒溯源

【Surveillance of SARS-CoV-2 at the Huanan Seafood Market

Abstract

SARS-CoV-2, the causative agent of COVID-19, emerged in December 2019. Its origins remain uncertain.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a number of the early human cases had a history of contact with the Huanan Seafood Market.

Here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surveillance for SARS-CoV-2 within the market. From January 1st 2020, after closure of the market, 923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environment. From 18th January, 457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8 species of animals, comprising of unsold contents of refrigerators and freezers, swabs from stray animals, and the contents of a fish tank.

Using RT-qPCR, SARS-CoV-2 was detected in 73 environmental samples, but none of the animal samples. Three live viruses were successfully isolated. The viruses from the market shared nucleotide identity of 99.99% to 100% with the human isolate HCoV-19/Wuhan/IVDC-HB-01/2019. SARS-CoV-2 lineage A (8782T and 28144C) was found in an environmental sample.

RNA-seq analysis of SARS-CoV-2 positive and negative environmental samples showed an abundance of different vertebrate genera at the market.

In summary, this study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distribution and prevalence of SARS-CoV-2 in the Huanan Seafood Market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COVID-19 outbreak.(Nature

论文:
2023-04-05 - 【Surveillance of SARS-CoV-2 at the Huanan Seafood Market】 - Nature
#病毒溯源 #中国 #CN

【国新办就我国新冠溯源研究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 沈洪兵:
作为开放大国,在疫情发生后,我们在溯源这个科学问题上一直秉持科学态度,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沟通合作。

中国向联合专家组提供了当时所掌握的所有溯源相关资料,没有隐瞒任何病例、样本及其检测和分析结果。近日世卫组织个别官员和专家随意发表观点,轻率否定当时的结果,完全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是对世界各国参与前期溯源工作的科学家的粗鲁冒犯和不恭,是将新冠溯源政治化的表现,是中国科学界无法容忍的,也是不能被全球科学界所接受的。

作为负责任的国家和有责任感的科学家,我们始终在积极与世界各国科学家分享研究成果。我们希望秉承科学的态度,坚持科学家为主体,加强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在科学的轨道上开展新冠病毒溯源工作。一些指使和参与将溯源问题政治化、企图抹黑中国的势力和人物,都不要以为全世界科学界的眼光会被他们的拙劣操弄而蒙蔽。我们奉劝世界卫生组织有关人士回归科学和公正的立场,不要主动或被迫成为个别国家把新冠溯源政治化的工具。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周蕾:
多种疾病溯源的研究结果其实已经告诉我们,疫情的发现地并不等于疫情的起源地,所以还是应该秉承科学的态度。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于新冠病毒溯源,真的是需要我们全世界的科学家共同研究、充分客观地秉承科学的态度来一起开展研究工作。

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的可能性是“可能到比较可能”,通过中间宿主引入,我们认为是“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的,通过冷链的引入是“可能”的,通过实验室引入我们当时的研究判断是“极不可能”的。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学院院长、教授 童贻刚:
这是前期我们国内有一篇文章讲到了新冠早期的环境样品中发现了一些动物的样本,这些样品里更多的是人的样品,还有其他的鸡、猪、狗、猫,还有各种禽类的样品,这些动物样品其实是远远要多于貉样品。另外,当时在华南海鲜市场测了好几百份的动物标本,都没有找到动物携带新冠病毒。从环境中去找动物的样品,从这个角度推断证据是完全不够的。另外,比如我们从环境中找到的病毒序列,实际上它和当时发病的病人序列几乎是百分之百的相同,这也提示环境中的标本很可能是来源于人的,而不是来源于动物的,有很多证据,当时环境很多阴性标本一样存在貉的序列,甚至这种标本里貉的序列比阳性中貉的序列还多,但是阴性中就没有这个病毒的序列,也不好解释为什么一定病毒是来源于貉的。再说了,即使貉有感染,因为这个病在华南海鲜市场有好多人感染了,完全有可能是人污染了环境或者人传染了貉,即使貉是阳性,也有这种可能性。所以,就目前这一点点的数据就去下这样的结论,我觉得完全是不够严谨、不够科学的。谢谢。

目前还没有任何科学的根据能够明确新冠病毒真正的起源,这篇文章涉及的所有动物样本,经过检测全部都是阴性的,这就提示华南海鲜市场的动物并没有真正感染。华南海鲜市场环境中存在阳性标本,这些标本中所检测出的宿主信息绝大部分都是人的信息,也有其他动物的信息,这也提示华南海鲜市场病例很可能都是来源于人的,而不是来源于海鲜市场的动物的。科学家们一直就新冠的起源努力开展研究,而且也在其他的国家发现了一些和新冠病毒更加接近的蝙蝠的冠状病毒。但新冠病毒究竟是怎么样?从什么地方、什么方式感染人的?这个确实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迄今为止的这些数据显示,市场上并不存在病毒感染动物的迹象。我们的实验结果是不支持华南海鲜市场的动物是新冠病毒的动物源头。另外,因为环境样本的采集时间在1月份,它是比早期病例的时间出现要晚。因此,即使华南海鲜市场上存在着动物被感染的情况,也有可能这个动物是被人感染了,而不是动物感染人。因此,我们认为所谓的市场动物传人的说法,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只是一些主观臆断。谢谢。

文字实录全文:👉中国网
#疫情通报 #死亡病例 #疫苗接种 #全国 #CN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2023年4月6日降至2119;检测阳性率2023年4月6日为1.4%。

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各省份报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2023年4月6日阳性数降至80(阳性率为0.4%)。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结果: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4月6日下降至3889,较峰值减少了99.8%。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阳性重症患者数量于4月6日下降至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2例、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6例)。3月31日至4月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机构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0例。

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2022年9月26日至2023年4月6日,全国共报送38655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共存在119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48(45.3%)、BF.7.14(25.2%)、BA.5.2.49(9.0%)和DY.1(8.4%)。BF.7.14.1等26种进化分支构成比在0.1%-3.1%之间,89个进化分支的构成比小于0.1%(共占0.8%)。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6日,全国共报送29965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共存在75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48(48.8%)、BF.7.14(27.8%)和DY.1(8.8%)。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92例,其中,4例BQ.1、3例BQ.1.1、1例BQ.1.1.13、1例BQ.1.1.17、1例BQ.1.1.38、1例BQ.1.1.53、2例BQ.1.1.66、1例BQ.1.1.69、8例BQ.1.2、2例BQ.1.8、1例DT.2、1例EA.1、1例CH.1.1、1例CH.1.1.1、12例XBB.1、2例XBB.1.11.1、1例XBB.1.12、63例XBB.1.5、1例XBB.1.5.5、7例XBB.1.5.7、3例XBB.1.9、53例XBB.1.9.1、15例XBB.1.9.2、4例XBB.2.3、1例XBB.2.4和2例XBB.3。

总体来看,北京、内蒙古和天津以BF.7及亚分支为优势株;其它省份均以BA.5.2及亚分支为优势株。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截至2023年4月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9388.2万剂次。接种总人数131046.5万人,完成全程接种127705.7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82770.3万人。全人群第一剂次、全程接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93.0%和90.6%(图5-2)。60岁以上老年人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8058.2万剂次,接种总人数24170.1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3035.7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19312.0万人。

以2022年底全国老年人专项摸底调查人口数为基数统计,截至2023年4月6日,60岁以上老年人第一剂次接种覆盖人数占老年人群的96.1%,全程接种、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人数分别占符合接种时间间隔老年人群的96.7%、92.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防控政策 #疫苗接种 #全国 #CN

【关于印发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卫明电〔2023〕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疫苗接种工作协调组各成员单位:

现将《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2023年4月6日 

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

全文:👉国家卫健委

解读问答:👉国家卫健委
#防控政策 #疫情动态 #美国 #US

【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法案结束 COVID-19 国家紧急状态】
拜登总统周一签署了一项由共和党起草的法案,终止因 COVID-19 大流行而进入的全国紧急状态。(CBS NEWS
#防控政策 #全国 #CN

【关于印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的通知】
……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

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要求,为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有效保护公众健康,制定本指引。

一、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

2.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期间。

3.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

4.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5.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6.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二、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2.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且没有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三、可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

1.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

2.人员相对固定的室内工作场所和会议室等。

3.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但有明确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4.对于定期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的特定人员,如庆典活动演职人员、仪仗队队员等,在参加大型活动时。

5.进行运动的人员,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时。

6.3岁及以下婴幼儿。

7.学校师生在校期间。

四、口罩选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无呼吸阀),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五、其他注意事项

1.除以上情形或场景外,个人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需求自主选择是否佩戴口罩。

2.心肺功能障碍人员应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

3.有关公共服务人员所在机构应当为其配备符合相关要求的口罩,并设立独立废弃口罩收纳装置。

本口罩指引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动态优化调整。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本地和行业实际,参照本口罩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国家疾控局 @ 微信公众平台

解读问答:👉国家疾控局 @ 微信公众平台
#人间百态 #辽宁 #Liaoning #媒体评论

【在监视居住中“悬着”的涉疫货车司机 |深度报道】

记者/ 张蕊
编辑/ 石爱华


时至四月,辽宁绥中进入春耕节气,贺宏国也到田里播下三亩玉米。再审没进展,监视居住之下,这几亩地的玉米或许是他未来一年唯一的收入。

贺宏国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2021年,他和大舅子韩东开始搭伙跑货车。2022年1月,一次长途货运后,两人因行程报备问题,最终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判决生效后,两人没有上诉,一直处于被监视居住的状态。没办法跑车的这一年,日子也过得拮据窘迫。

2023年1月8日,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变为“乙类乙管”。最高法等五门联合发布通知,对违反新冠疫情预防、控制措施和国境卫生检疫规定的行为,将不再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定罪处罚。

虽然韩东和贺宏国一审被判之后没有上诉,案件已处于结案状态。但政策的变化还是让两人燃起了希望。新政宣布之初,两人就以“法院认定事实有误,适用法律错误”为由,向绥中县法院提交了再审申请。此时,距离一审判决已经过去了63天。

3月28日,在第二次监视居住到期后,绥中县法院向贺宏国和韩东下发了第三份监视居住决定书。关于两人的再审申请,绥中县法院表示“仍在审查中,很快会有消息”。

全文:👉北青深一度 @ 微信公众平台
#疫情动态 #世卫消息

世卫组织监测在20多国传播的一种冠病亚变体

世界卫生组织正在监测新的2019冠状病毒亚变体Arcturus,这个亚变体正导致印度的病例激增。

这个奥密克戎亚变体XBB.1.16于1月下旬首次检测到,是另一个奥密克戎变体BA.2的两个后代的重组体。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这个名为Arcturus的亚变体在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中有一个额外的突变。实验室研究表明,Arcturus具有增强的传染性,以及潜在的致病性。

据报道,XBB.1.16所致的症状与之前的变体相同,包括发烧、呼吸急促和咳嗽。然而,许多感染者也报告结膜炎和粘眼。

东京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Arcturus的传播能力几乎是XBB.1.5的1.2倍,XBB.1.5也称为Kraken,是迄今为止最具传染性的亚变体。 (联合早报
#疫情通报 #死亡病例 #疫苗接种 #全国 #CN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2023年4月13日降至2036;检测阳性率2023年4月13日为1.3%。

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各省份报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2023年4月13日降至66(阳性率为0.3%)。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结果: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4月13日下降至3697,较峰值减少了99.8%。重症患者数量4月13日下降至5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1例、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4例)。4月7日至4月1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机构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0例。

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2022年9月26日至2023年4月13日,全国共报送40122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148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及其亚分支(构成比67.0%)和BF.7及其亚分支(构成比29.5%)。其中,BA.5.2及其亚分支包括DY.2(16.6%)、DY.4(11.8%)、BA.5.2.48(11.4%)、BA.5.2.49(8.7%)、DY.1(8.4%)和DY.3(5.3%)等;BF.7及其亚分支包括BF.7.14(20.8%)、BF.7.14.1(3.0%)、BF.7.14.5(2.4%)、BF.7.14.4(2.0%)、BF.7.14.3(0.3%)、BF.7(0.3%)等。108个进化分支的构成比小于0.1%(共占1.0%)。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13日,全国共报送31434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106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及其亚分支(构成比65.4%)和BF.7及其亚分支(构成比32.8%)等。其中,BA.5.2及其亚分支包括DY.2(19.2%)、DY.4(11.9%)、BA.5.2.48(11.6%)、DY.1(8.8%)、DY.3(5.8%)和BA.5.2.49(3.6%)等);BF.7及其亚分支包括BF.7.14(22.2%)、BF.7.14.1(3.7%)、BF.7.14.5(2.9%)、BF.7.14.4(2.4%)、BF.7.14.3(0.4%)、BF.7.14.2(0.3%)等(表4-1)。共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328例,其中,4例BQ.1、3例BQ.1.1、3例BQ.1.1.13、1例BQ.1.1.17、1例BQ.1.1.38、1例BQ.1.1.53、2例BQ.1.1.66、1例BQ.1.1.69、8例BQ.1.2、2例BQ.1.8、2例FB.1、1例DT.2、1例EA.1、1例CH.1.1、1例CH.1.1.1、1例CH.1.1.11、1例XBB、4例XBB.1、2例XBB.1.11.1、1例XBB.1.12、15例XBB.1.16、2例XBB.1.16.1、8例XBB.1.17.1、24例XBB.1.19.1、1例XBB.1.22、18例XBB.1.22.1、1例XBB.1.23、4例XBB.1.24、1例XBB.1.4、50例XBB.1.5、6例XBB.1.5.12、6例XBB.1.5.23、21例XBB.1.5.24、1例XBB.1.5.36、1例XBB.1.5.5、2例XBB.1.5.7、2例XBB.1.9、84例XBB.1.9.1、21例XBB.1.9.2、1例XBB.1.9.5、4例XBB.2.3、1例XBB.2.3.2、1例XBB.2.4、2例XBB.3、1例EG.1、2例EL.1和7例EM.1。

总体来看,北京和内蒙古以BF.7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其它省份均以BA.5.2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截至2023年4月1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9412.6万剂次。接种总人数131047.2万人,完成全程接种127707.1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82776.4万人。全人群第一剂次、全程接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93.0%和90.6%。60岁以上老年人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8070.9万剂次,接种总人数24169.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3035.6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19316.4万人。

以2022年底全国老年人专项摸底调查人口数为基数统计,截至2023年4月13日,60岁以上老年人第一剂次接种覆盖人数占老年人群的96.1%,全程接种、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人数分别占符合接种时间间隔老年人群的96.7%、92.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防控政策 #公共交通 #北京 #Beijing

【北京轨道交通已取消口罩要求,时隔近两年客流量重回1200万人次】
近日,有网友反映,北京市各条地铁线路已全面放开口罩要求,乘客在进站安检、候车乘车的过程中,均无需佩戴口罩。记者从北京多个地铁站获悉,目前他们已接到相关要求,不再对口罩问题做硬性规定,完全看乘客的个人意愿。

进站后,记者同样也看到了少数正在候车的乘客也没有佩戴口罩,但这些乘客的占比并不是很高。粗略统计后发现,晚上7点45分至8点间,在站台上候车的乘客中,有三十余名乘客没有佩戴口罩,在所有同时段候车的乘客中,未佩戴口罩乘客的比例不足一成。此外,在车厢内也看到了一些不戴口罩的乘客,以结伴出行的年轻人居多。

另一个变化是,在车站内已经看不到要求乘客佩戴口罩的相关提示信息。对此,记者从多个地铁站了解到,目前他们都收到了相关通知,不再对乘客佩戴口罩事宜进行强制要求,同时,也将站内此前张贴的“乘车需全程佩戴口罩”的标语撤换下。不过,车站的工作人员仍在按照相关要求佩戴口罩。

记者昨日乘车时也注意到,虽然地铁部门已不再对口罩进行强制性要求,但部分车站内依然能够听到广播提醒,告知乘客为了自身的健康,建议在乘车过程中佩戴口罩。

对于乘坐地铁时到底是否需要佩戴口罩的问题,国家层面其实也有了明确的说法。4月12日,国家疾控局发布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明确提出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仅是建议佩戴口罩。

“我觉得戴或者不戴(口罩)现在已经是一种个人的自由选择了,但同样考验我们的公共规范意识。”除了一些乘客表示支持乘坐地铁可不戴口罩的新要求外,也有乘客表达了其他的看法,一位女乘客告诉记者,她认为乘客需要更加自觉,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出于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还是应该戴好口罩。(新京报 @ 微博
#疫苗接种 #美国 #US

【FDA 授权更改以简化二价 mRNA COVID-19 疫苗的使用】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18日修改了 Moderna 和 Pfizer-BioNTech COVID-19 二价 mRNA 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EUA),以简化大多数人的疫苗接种计划。

该举措包括授权当前二价疫苗(原始毒株及奥密克戎 BA.4/BA.5 毒株)用于6月龄及以上人群的所有剂次接种,包括某些特定人群的额外剂次。

单价 Moderna 和 Pfizer-BioNTech COVID-19 疫苗将不再获准在美国使用。

详情:👉FDA
2019-nCoV疫情实时播报🅥
#疫情通报 #死亡病例 #疫苗接种 #全国 #CN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2023年4月13日降至2036;检测阳性率2023年4月13日为1.3%。 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各省份报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2023年4月13日降至66(阳性率为0.3%)。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结果: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4月13日下降至3697,较峰值减少了99.8%。重症患者数量4月13…
#疫情通报 #死亡病例 #疫苗接种 #全国 #CN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2023年4月20日降至2661例;检测阳性率2023年4月20日为1.7%。

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各省份报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2023年4月20日阳性数降至79例(阳性率为0.5%)。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结果: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4月20日下降至3929例,较峰值减少了99.8%。重症患者数量4月20日下降至10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2例、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8例)。4月14日至4月2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机构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0例。

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2022年9月26日至2023年4月20日,全国共报送41681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158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及其亚分支(构成比66.2%)和BF.7及其亚分支(构成比29.8%)。其中,BA.5.2及其亚分支包括DY.2(16.7%)、DY.4(11.6%)、BA.5.2.48(11.2%)、BA.5.2.49(8.5%)、DY.1(8.3%)和DY.3(5.1%)等;BF.7及其亚分支包括BF.7.14(21.0%)、BF.7.14.1(3.1%)、BF.7.14.5(2.4%)、BF.7.14.4(2.0%)、BF.7.14.3(0.3%)和BF.7(0.3%)等。114个进化分支的构成比小于0.1%(共占1.1%)。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20日,全国共报送32993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117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及其亚分支(构成比64.3%)和BF.7及其亚分支(构成比33.0%)等。其中,BA.5.2及其亚分支包括DY.2(19.2%)、DY.4(11.6%)、BA.5.2.48(11.3%)、DY.1(8.6%)、DY.3(5.6%)和BA.5.2.49(3.5%)等;BF.7及其亚分支包括BF.7.14(22.4%)、BF.7.14.1(3.7%)、BF.7.14.5(3.0%)、BF.7.14.4(2.4%)、BF.7.14.3(0.4%)和BF.7.14.2(0.3%)等(表4-1)。共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603例,其中,4例BQ.1、4例BQ.1.1、19例BQ.1.1.13、1例BQ.1.1.17、1例BQ.1.1.18、1例BQ.1.1.35、1例BQ.1.1.38、1例BQ.1.1.46、1例BQ.1.1.53、2例BQ.1.1.66、1例BQ.1.1.69、8例BQ.1.2、1例BQ.1.23、2例BQ.1.8、2例CH.1.1、3例CH.1.1.1、1例CH.1.1.11、1例DT.2、1例EA.1、2例EG.1、3例EL.1、7例EM.1、1例EU.1.1、2例FB.1、3例FE.1、1例XBB、4例XBB.1、2例XBB.1.11.1、1例XBB.1.12、4例XBB.1.15、42例XBB.1.16、5例XBB.1.16.1、16例XBB.1.17.1、37例XBB.1.19.1、2例XBB.1.22、22例XBB.1.22.1、1例XBB.1.23、5例XBB.1.24、1例XBB.1.4、109例XBB.1.5、2例XBB.1.5.11、9例XBB.1.5.12、2例XBB.1.5.15、7例XBB.1.5.23、35例XBB.1.5.24、1例XBB.1.5.28、1例XBB.1.5.32、1例XBB.1.5.36、1例XBB.1.5.5、2例XBB.1.5.7、2例XBB.1.9、163例XBB.1.9.1、35例XBB.1.9.2、1例XBB.1.9.3、1例XBB.1.9.5、11例XBB.2.3、1例XBB.2.3.2、1例XBB.2.4和2例XBB.3。

总体来看,北京和内蒙古以BF.7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海南、山西和天津两簇进化分支基本持平;其它省份均以BA.5.2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截至2023年4月2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9443.2万剂次(图5-1)。接种总人数131048.0万人,完成全程接种127708.4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82783.9万人。全人群第一剂次、全程接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93.0%和90.6%(图5-2)。60岁以上老年人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8083.7万剂次,接种总人数24169.3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3036.1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19318.9万人。

以2022年底全国老年人专项摸底调查人口数为基数统计,截至2023年4月20日,60岁以上老年人第一剂次接种覆盖人数占老年人群的96.1%,全程接种、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人数分别占符合接种时间间隔老年人群的96.7%、92.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防控政策 #台湾 #Taiwan

【疫情指挥中心将退场,预计27日办终场记者会】
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预计将在27日下午2时举办终场记者会,随着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将从第五类改类,成立近1200天的指挥中心也将随之退场,走入历史。

COVID-19本土历经3波疫情,随着疫情逐渐趋缓,改类、指挥中心降级正在最后盘点阶段,行政院迟未下决定,行政院长陈建仁今天下午2时将出席指挥中心会议,听取改类、降级解编未来规划报告。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今天上午提前发布电子邀请卡,随着疾病将改类,指挥中心也将同步解散,防疫回归常态化,指挥中心将在27日举办终场记者会,预计说明疫情、播放防疫感谢影片及颁奖。
……

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传染病依致死率、发生率及传播速度等危害风险程度高低分类,第一类包括天花、鼠疫、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等,第二类包括登革热等,第三类包括日本脑炎等,流感在第四类,第五类是有建立防治对策或准备计画必要的新兴传染病或症候群。(中央社
#人间百态 #防控政策 #上海 #Shanghai

【从上海车展回来后核酸检测呈阳性?举办地工作人员:未接到疫情防控的通知】
近日,多位网友称参加完上海车展后,新冠检测呈阳性,有些甚至传染给了家人。

深圳网友小轩(化名)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4月17日至21日在上海车展参加相关活动后,开始出现身体不适,有畏寒、咳嗽等症状,4月23日新冠检测结果为阳性。

“参加活动期间,我全程没戴口罩,回来之后就阳了。”小轩说,每天上午9点过去上海车展现场,下午6点离开。他去年曾经感染过,但没什么症状,这次感觉比上次要明显很多,目前服用泰诺和维生素C。

另外一位广州的网友小禹(化名)从上海车展回来后第三天开始出现低烧,次日反复发烧,4月22日凌晨去医院就诊,核酸检测呈阳性。小禹向红星新闻表示,自己是在上海车展之后出现不适症状的,但是病症较轻,没有服用药物,这两天慢慢好转了。

还有一位浙江杭州的女网友称,男朋友在4月17日至19日参加完上海车展活动后感染,4月20日高烧不退。4月21日,她也被传染了,出现咳嗽症状,当晚抗原检测呈阳性。这位女网友告诉红星新闻,她和自己的男朋友都是首次感染。

对此,上海卫健委客服人员表示,从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就放开了,现在没有管控,具体的事情可以咨询车展管理部门。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上海车展举办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其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还没有接到采取疫情防控的通知,也没有其他注意事项,进场馆不需要戴口罩。

另外,也有山西、河南、江苏、四川等地的网友表示,近期同样出现了咳嗽发烧等症状,有些人原以为是甲流,但在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后,发现是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

4月2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降至2661例;检测阳性率2022年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为1.7%。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四月以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一直维持在1%以上,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此前一个月,这一数据一直维持在1%以下,在4月6日超过1%,重新回归2月水平。

4月20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感染免疫高峰论坛”上介绍,根据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建议脆弱人群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二价苗和一价苗都可以。(红星新闻
#防控政策 #公共交通 #全国 #CN

【外交部宣布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措施:航空公司不再查验登机前检测证明】
4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毛宁宣布,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本着科学精准、安全有序的原则,中方将进一步优化远端检测安排。

毛宁介绍,自4月29日起,所有来华人员可以登机前48小时内抗原检测代替核酸检测,航空公司不再查验登机前检测证明。同时,我们提醒出入境人员做好行前自我健康管理和监测,严格遵守我国及当地的防疫要求,确保健康出行、愉快旅行、平安回家。

毛宁称,中方将继续根据疫情形势,科学优化防控政策,更好地保障中外人员安全健康有序往来。(澎湃新闻
#防控政策 #澳门 #Macao

【4月29日零时起调整有台湾地区或外国旅居史人士 由本澳前往中国内地时须出示检测证明之要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公布,4月29日零时起调整有台湾地区或外国旅居史人士由本澳前往中国内地时的检疫要求,具体如下:

有7日内台湾地区或外国地区旅居史的3岁以上人士,首次经由澳门特别行政区前往中国内地时,须出示48小时内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另外,上述人士以下检疫要求维持不变:

以到达本澳翌日起计7天内,离境前往中国内地时仍须经人工专道离境,不可经车道离境(驾驶者除外);

在本澳直接转机(没有入境澳门特别行政区)前往中国内地的乘客,须在乘机前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或在澳门国际机场转机时出示相应的新冠病毒检测阴性证明(抗原或核酸检测)。航空公司或机场管理当局须负责该项措施的实施;

经澳门国际机场、码头离境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或外国,须出示登机证、船票;

所有3岁及以下人士,及所有可出示有效的机组人员专用证件的人士,均可豁免离境或转机时须出示新冠病毒检测阴性证明的检疫要求。
申报快速抗原检测结果或查询核酸结果可透过此连结进行;此外,在平台内点选“查询14天内最近一次的核酸记录”输入相关个人资料及验证码后即可查阅核酸结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