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活着:2022 年的一个小小总结
本周我在知识星球里写完了最后一篇年度创业手记,今年的创业过程,基本上告一段落,只不过,下周的旅程就重新开始了。
今年我们做了不少内容产品,完成了初步的商业化,挣了点钱,并在奇幻的 12 月,在疫情反转和同事们的阴阳转换中,发布了一款小程序:墨问便签。
创业迈出了第一步,2022 年也结束了。
与很多大公司忙着规划年度计划、季度目标和月度 OKR 不一样,时间节点对我们根本不重要,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尤其是相对简单的业务模式,无论是元旦还是春节,其实业务过程都是平滑向前的,所以我也不想做什么年度计划,述职,设置什么节点,让计划自己去玩吧。
2023 年我们会定一个 1111 的小目标,逐步迭代产品和探索未来方向。
其实大部分事情,尤其是新的事情,都没有招式和套路可言,人最重要的就是吭哧吭哧地去做事情。不要总是想着贪巧求速,一点点的改进和叠加,不断逼近产生质变的那个点。
最近看到不少熟人朋友甚至亲戚都在用墨问的产品,这个很不容易。一个朋友用墨问便签记录平安夜的生活,把自己双胞胎儿子的照片嵌入到卡片里,非常开心的一个分享。有的朋友在记录新冠病程,有的在朋友圈分享画廊,有的在公众号里发送语音微播客……
这对我们很重要。我前半生做了太多给专业人士用的东西,如果我们的产品,身边的亲戚朋友都能用起来,我们还能盈利,那就太让人开心了。
不过,目前的产品还有形成强拉起的曲线,日活也不稳定,说明那个点还没到。春节前会有一些新特性上线,小程序迭代真是太方便了。
我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充分的利用小程序特性,把每一条笔记做成一个结构化的卡片,这个卡片能够在微信里承载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可以在公众号,朋友圈,包括群里进行传播和分享,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流动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是完全可以留存下来的。
mark 一下这款产品的历程:
2022 年 5 月,完成了主要的产品框架设计,并注册了「墨问便签」这款小程序。
2022 年 6 月,团队进行第一次需求评审,并进入功能研发阶段。
2022 年 9 月 7 日,我写下了第一条笔记:你好,墨问便签。
2022 年 11 月 28 日,墨问便签第一次通过了微信审核,成功上线。
2022 年 12 月 8 日,墨问便签发布会,墨问便签正式发布。
2022 年 12 月 17 日,墨问笔记超过了 10000 条。
下一个节点就是 10 万用户啦。
2022 还有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就是会没了。以前每年要开大量的会,很多会是在浪费时间。我非常不喜欢开会,今年我们公司一周只有一个正式的会,一小时结束。其它的事情,大家拉人讨论就完了。有时候我会觉得强制大家开会,简直是谋财害命,尤其是一个人在上面叨逼叨的那种。还好,我以后的生命里不会出现这种事了。
当然,很多公司很多业务必须要开各种各样的会,我们只是选择,不做那样的公司而已。
魔幻的 2022 结束了,美好的未来和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经来临。
本周我在知识星球里写完了最后一篇年度创业手记,今年的创业过程,基本上告一段落,只不过,下周的旅程就重新开始了。
今年我们做了不少内容产品,完成了初步的商业化,挣了点钱,并在奇幻的 12 月,在疫情反转和同事们的阴阳转换中,发布了一款小程序:墨问便签。
创业迈出了第一步,2022 年也结束了。
与很多大公司忙着规划年度计划、季度目标和月度 OKR 不一样,时间节点对我们根本不重要,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尤其是相对简单的业务模式,无论是元旦还是春节,其实业务过程都是平滑向前的,所以我也不想做什么年度计划,述职,设置什么节点,让计划自己去玩吧。
2023 年我们会定一个 1111 的小目标,逐步迭代产品和探索未来方向。
其实大部分事情,尤其是新的事情,都没有招式和套路可言,人最重要的就是吭哧吭哧地去做事情。不要总是想着贪巧求速,一点点的改进和叠加,不断逼近产生质变的那个点。
最近看到不少熟人朋友甚至亲戚都在用墨问的产品,这个很不容易。一个朋友用墨问便签记录平安夜的生活,把自己双胞胎儿子的照片嵌入到卡片里,非常开心的一个分享。有的朋友在记录新冠病程,有的在朋友圈分享画廊,有的在公众号里发送语音微播客……
这对我们很重要。我前半生做了太多给专业人士用的东西,如果我们的产品,身边的亲戚朋友都能用起来,我们还能盈利,那就太让人开心了。
不过,目前的产品还有形成强拉起的曲线,日活也不稳定,说明那个点还没到。春节前会有一些新特性上线,小程序迭代真是太方便了。
我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充分的利用小程序特性,把每一条笔记做成一个结构化的卡片,这个卡片能够在微信里承载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可以在公众号,朋友圈,包括群里进行传播和分享,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流动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是完全可以留存下来的。
mark 一下这款产品的历程:
2022 年 5 月,完成了主要的产品框架设计,并注册了「墨问便签」这款小程序。
2022 年 6 月,团队进行第一次需求评审,并进入功能研发阶段。
2022 年 9 月 7 日,我写下了第一条笔记:你好,墨问便签。
2022 年 11 月 28 日,墨问便签第一次通过了微信审核,成功上线。
2022 年 12 月 8 日,墨问便签发布会,墨问便签正式发布。
2022 年 12 月 17 日,墨问笔记超过了 10000 条。
下一个节点就是 10 万用户啦。
2022 还有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就是会没了。以前每年要开大量的会,很多会是在浪费时间。我非常不喜欢开会,今年我们公司一周只有一个正式的会,一小时结束。其它的事情,大家拉人讨论就完了。有时候我会觉得强制大家开会,简直是谋财害命,尤其是一个人在上面叨逼叨的那种。还好,我以后的生命里不会出现这种事了。
当然,很多公司很多业务必须要开各种各样的会,我们只是选择,不做那样的公司而已。
魔幻的 2022 结束了,美好的未来和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经来临。
开工大吉。春节假期我司小盖整理了星球内新年伊始适合你阅读的内容,并分了类。本周有七个工作日,也许,它可以作为你闲暇时间的读物。过完春节,新的一年正式开启,也许是时候立个志,清空过去的忧虑,再开始启程。
https://mactalk.feishu.cn/docx/EMW6dee59oSgDExP2awcFtYtnPh
https://mactalk.feishu.cn/docx/EMW6dee59oSgDExP2awcFtYtnPh
mactalk.feishu.cn
Docs
从过去中解放自己
每到春节前后,人们总是喜欢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希望在新的一年中大展拳脚。而我更喜欢以一种局外人的视角去审视自己过去这一年的经历,以期获得一些经历之外的思考、体会,或者某种解脱。
观察过去并不是为了预测未来,我觉得未来基本上是不可预测的,即使你预测对了,大部分时候,你也什么都没做,或者什么也做不了。但是回顾,却可以把人从过去中解放出来,去想象不同的未来。
自大学毕业进入职场,我经历过很多重大的选择,少部分主动,大部分则是被时代的浪潮和机遇推着往前走。从结果来看,很难说清楚好坏。因为不够强大,更多时候,我都无法和命运抗衡,喜欢计算机和编程,就留在了互联网这个行业里默默努力 —— 现在看起来,也并没有比别人努力的更多,然后遇到一些机会,就迎了上去,之后就是写作和做产品。
现在又做了家公司,快一年了。但我的好朋友吴鲁加的公司都十八年了。知识星球做出来也六七年了。这么看来,第一我得保持身体健康,第二是不求速成,但求日拱一卒。但行好事,墨问西东。
时间的力量时而摧枯拉朽,时而细雨无声。现在偶尔回顾十年年前一起在微信上写作的人们,仍然在追求创作乐趣和原创输出的,寥寥无几。要么不成规模,要么被彻底的商业化了,要么消失无踪,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那些曾经鲜活的公众号,就像闪电划过长空,汽笛融入朔风,突然间一切就了无踪迹,这一点不禁让人感慨,在某个领域,你稍微坚持一下,就可以超过90%或者更多的人。
很多人少年成名,弱冠之年纵横天下。而我35岁之前的生活简单平静,像一条涓涓细流,在狭窄的河道上缓缓向前。又像是热爱攀岩的人在并不陡峭的山路上攀登,除了紧紧把握身体附着之处,还要手执钢凿孜孜不倦地凿开磐石,钻出孔穴,偶尔也能找到细细的泉眼,大部分时候则无功而返,徒增烦恼。35岁之后,河道才渐次宽阔,生活变得大开大合,高山峻岭,大洋大河,纷纷出现在我的眼前。
去年一年,有没有后悔的事情?肯定有,人们常说人生如棋落子无悔,那是因为后悔没用。但人生真的无悔,那又该多无趣呢?
但我始终坚信一句话: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刻,不是最后的功成名就,而是对未来正充满期待与不安之时。
2023,无惧风雪。
每到春节前后,人们总是喜欢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希望在新的一年中大展拳脚。而我更喜欢以一种局外人的视角去审视自己过去这一年的经历,以期获得一些经历之外的思考、体会,或者某种解脱。
观察过去并不是为了预测未来,我觉得未来基本上是不可预测的,即使你预测对了,大部分时候,你也什么都没做,或者什么也做不了。但是回顾,却可以把人从过去中解放出来,去想象不同的未来。
自大学毕业进入职场,我经历过很多重大的选择,少部分主动,大部分则是被时代的浪潮和机遇推着往前走。从结果来看,很难说清楚好坏。因为不够强大,更多时候,我都无法和命运抗衡,喜欢计算机和编程,就留在了互联网这个行业里默默努力 —— 现在看起来,也并没有比别人努力的更多,然后遇到一些机会,就迎了上去,之后就是写作和做产品。
现在又做了家公司,快一年了。但我的好朋友吴鲁加的公司都十八年了。知识星球做出来也六七年了。这么看来,第一我得保持身体健康,第二是不求速成,但求日拱一卒。但行好事,墨问西东。
时间的力量时而摧枯拉朽,时而细雨无声。现在偶尔回顾十年年前一起在微信上写作的人们,仍然在追求创作乐趣和原创输出的,寥寥无几。要么不成规模,要么被彻底的商业化了,要么消失无踪,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那些曾经鲜活的公众号,就像闪电划过长空,汽笛融入朔风,突然间一切就了无踪迹,这一点不禁让人感慨,在某个领域,你稍微坚持一下,就可以超过90%或者更多的人。
很多人少年成名,弱冠之年纵横天下。而我35岁之前的生活简单平静,像一条涓涓细流,在狭窄的河道上缓缓向前。又像是热爱攀岩的人在并不陡峭的山路上攀登,除了紧紧把握身体附着之处,还要手执钢凿孜孜不倦地凿开磐石,钻出孔穴,偶尔也能找到细细的泉眼,大部分时候则无功而返,徒增烦恼。35岁之后,河道才渐次宽阔,生活变得大开大合,高山峻岭,大洋大河,纷纷出现在我的眼前。
去年一年,有没有后悔的事情?肯定有,人们常说人生如棋落子无悔,那是因为后悔没用。但人生真的无悔,那又该多无趣呢?
但我始终坚信一句话: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刻,不是最后的功成名就,而是对未来正充满期待与不安之时。
2023,无惧风雪。
我希望我们的产品能成为你繁忙工作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一个能量补充站,一个眺望点。烦躁的时候,来这里看看别人的故事;纠结的时候,来这里找找第三方视角;无聊的时候,来这里给自己播下一粒种子。去年我们团队整体输出了 106 万字,今天是一月优惠最后一天。
https://mp.weixin.qq.com/s/oDJwDHv3WSBr6Yqrfv8kRw
https://mp.weixin.qq.com/s/oDJwDHv3WSBr6Yqrfv8kRw
事实证明,真正出现的技术是最有利于监视、工作纪律和社会控制的技术。正如我们不断被提醒的那样,计算机开辟了某些自由的空间,但它们并没有带来阿比·霍夫曼(Abbie Hoffman)所设想的无工作的乌托邦,而是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它促成了资本的金融化,使工人铤而走险地陷入债务,同时也为雇主创造“灵活”的工作制度提供了手段——既破坏了传统的工作保障,又增加了几乎所有人的工作时间。
顺着格雷伯的思路,不由得让人好奇,ChatGPT 这样的工具将如何改变当下的社会与工作?当人们兴奋于 AI 可以帮自己写文案、周报,甚至论文的时候,它是会将人们从“毫无意义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还是会让这些工作变得越来越繁琐,要求越来越高?
如果格雷伯还活着,他会视 ChatGPT 为诗意的技术还是官僚的技术?
评价 ChatGPT 的前辈 GPT-3 时,专栏作家 Stephen Marche 曾如此写道:根据我作为前莎士比亚教授的经验,我认为学术界需要十年的时间来面对这个新的现实:两年时间让学生摸清技术,三年让教授们认识到学生正在使用这些技术,五年让大学管理者决定如何处理。教师已经是世界上工作最繁重、报酬最低下的人了。他们已经在处理一个处于危机中的人文科学。而现在又出现了这个。我为他们感到难过。https://avesliterature.substack.com/p/chatgpt?utm_source=post-email-title&publication_id=1259389&post_id=102637557&isFreemail=true&utm_medium=email
顺着格雷伯的思路,不由得让人好奇,ChatGPT 这样的工具将如何改变当下的社会与工作?当人们兴奋于 AI 可以帮自己写文案、周报,甚至论文的时候,它是会将人们从“毫无意义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还是会让这些工作变得越来越繁琐,要求越来越高?
如果格雷伯还活着,他会视 ChatGPT 为诗意的技术还是官僚的技术?
评价 ChatGPT 的前辈 GPT-3 时,专栏作家 Stephen Marche 曾如此写道:根据我作为前莎士比亚教授的经验,我认为学术界需要十年的时间来面对这个新的现实:两年时间让学生摸清技术,三年让教授们认识到学生正在使用这些技术,五年让大学管理者决定如何处理。教师已经是世界上工作最繁重、报酬最低下的人了。他们已经在处理一个处于危机中的人文科学。而现在又出现了这个。我为他们感到难过。https://avesliterature.substack.com/p/chatgpt?utm_source=post-email-title&publication_id=1259389&post_id=102637557&isFreemail=true&utm_medium=email
小鸟文学 Newsletter
如果大卫·格雷伯还在世,会不会认为 ChatGPT 是诗意的技术?
全球新近发生的 16 条科技、环境和文化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