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线城市里,几个大的保健品直销公司业务开展的如火如荼。
大概了解了一下,在私域的微信群里每天有人轮流分享学习的保健知识和产品知识,还会定期开会复盘学习销售技巧,高级别的负责人会频繁的和其他成员one one,分销提成的模式非常完善,更重要的是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认为自己在做难且正确的事情。
整体看来,保健品直销环节的每一步的运营模式都可以对应到那些运营做的风生水起的互联网大厂。
中老年人的保健品市场和中青年人的知识付费市场本质上没什么差别,有很多值得互相学习和互相借鉴的东西。如果能把保健品卖给中老年人,就可以把很多东西卖给现在的焦虑的中青年。
成年人的知识付费产品非常在意的是复购率,这一点保健品直销是一样的。
传达的信息加工方式本质也是一样的,前者是把知识加工之后让人们感觉学到了,后者是把各种菌类菇类的东西加工之后让人们感觉有效果。
知识加工之后本质上不一定是知识;保健品大家都懂,不能代替药。有用么?相信的人就觉得有用,不信的人就敬而远之。
大概了解了一下,在私域的微信群里每天有人轮流分享学习的保健知识和产品知识,还会定期开会复盘学习销售技巧,高级别的负责人会频繁的和其他成员one one,分销提成的模式非常完善,更重要的是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认为自己在做难且正确的事情。
整体看来,保健品直销环节的每一步的运营模式都可以对应到那些运营做的风生水起的互联网大厂。
中老年人的保健品市场和中青年人的知识付费市场本质上没什么差别,有很多值得互相学习和互相借鉴的东西。如果能把保健品卖给中老年人,就可以把很多东西卖给现在的焦虑的中青年。
成年人的知识付费产品非常在意的是复购率,这一点保健品直销是一样的。
传达的信息加工方式本质也是一样的,前者是把知识加工之后让人们感觉学到了,后者是把各种菌类菇类的东西加工之后让人们感觉有效果。
知识加工之后本质上不一定是知识;保健品大家都懂,不能代替药。有用么?相信的人就觉得有用,不信的人就敬而远之。
😱2👍1
变成打工人之后,开始陆陆续续取消学生时代的各种付费订阅(可能是体会到了挣钱不容易吧)。
innoreader的Pro价格越来越高,一直续费也有惯性使然,决定3天之后停掉付费了5年的Pro版本。
这5年的星标文章已经导出。把所有的RSS已经导入了买断的 iOS + macOS Reeder5 ,再配合上kill-the-newsletter 基本满足了现在的RSS阅读需求。🤔
innoreader的Pro价格越来越高,一直续费也有惯性使然,决定3天之后停掉付费了5年的Pro版本。
这5年的星标文章已经导出。把所有的RSS已经导入了买断的 iOS + macOS Reeder5 ,再配合上kill-the-newsletter 基本满足了现在的RSS阅读需求。🤔
今日农历初二,宜补交个人年终总结,文章内容较多,很难用一句话概括。
按照往年惯例:如果关心数据可以重点读前面部分,想看思考心得可以重点读中间部分,留意安利环节可以重点读后面部分。https://mp.weixin.qq.com/s/qn1yuBZ8qZlsciIYNOjdRA
按照往年惯例:如果关心数据可以重点读前面部分,想看思考心得可以重点读中间部分,留意安利环节可以重点读后面部分。https://mp.weixin.qq.com/s/qn1yuBZ8qZlsciIYNOjdRA
Weixin Official Accounts Platform
半年毕业 半年工作 我的2021年度总结
此文内容过于丰富,以至于很难用一句话概括
Writing about something, even something you know well, usually shows you that you didn't know it as well as you thought. Putting ideas into words is a severe test. The first words you choose are usually wrong; you have to rewrite sentences over and over to get them exactly right. And your ideas won't just be imprecise, but incomplete too. Half the ideas that end up in an essay will be ones you thought of while you were writing it. Indeed, that's why I write them.
Ideas can feel complete. It's only when you try to put them into words that you discover they're not. So if you never subject your ideas to that test, you'll not only never have fully formed ideas, but also never realize it.
Putting ideas into words is certainly no guarantee that they'll be right. Far from it. But though it's not a sufficient condition, it is a necessary one.
http://www.paulgraham.com/words.html
Ideas can feel complete. It's only when you try to put them into words that you discover they're not. So if you never subject your ideas to that test, you'll not only never have fully formed ideas, but also never realize it.
Putting ideas into words is certainly no guarantee that they'll be right. Far from it. But though it's not a sufficient condition, it is a necessary one.
http://www.paulgraham.com/words.html
涉及到感情和择业这类问题,一定不要给别人建议。不要教别人做事。
因为一方面,这类一段时间内影响重大的选择就连本人都不知道该怎么选,另一方面感情和择业问题,一样的环境每个人的感受本身也都会不同。你觉得一个公司好,但是也会不断的有人离职。
交谈中,尤其最怕「我觉得你应该」这样帮别人做决定的说法。即便别人来问你的建议,多听就好,最多聊聊自己目前的状态和工作感受,以及如果是自己的话面临选择或许会怎么做。
因为一方面,这类一段时间内影响重大的选择就连本人都不知道该怎么选,另一方面感情和择业问题,一样的环境每个人的感受本身也都会不同。你觉得一个公司好,但是也会不断的有人离职。
交谈中,尤其最怕「我觉得你应该」这样帮别人做决定的说法。即便别人来问你的建议,多听就好,最多聊聊自己目前的状态和工作感受,以及如果是自己的话面临选择或许会怎么做。
聊天这件事,最怕的就是传话。你和AB都认识,即便A和你明确表达了对B的不满,即便你是出于善意,即便你看起来是为了B好,你也不能去和B讲A向你表达了什么。工作上的同事之间尤其是如此。
再扩展一层,你听到的所有对他人的吐槽和不满,都不应该转达给当事人。如果他们之前有矛盾,轮不到你解决,如果他们本来没啥不可调和的矛盾,你就是在制造矛盾,甚至会变成双方共同的矛盾。
再扩展一层,你听到的所有对他人的吐槽和不满,都不应该转达给当事人。如果他们之前有矛盾,轮不到你解决,如果他们本来没啥不可调和的矛盾,你就是在制造矛盾,甚至会变成双方共同的矛盾。
https://medium.com/@jsb.ucla/8fdf008deae9 关于我写了一篇专业相关博客然后被论文通讯作者翻译成英文转载这件事。
为什么说写作时效率和性价比最高的社交呢?这两天又有了一个极好的例子。
日常会看很多专业相关的paper,有感触了就会写成类似于书评的paper评。结果最近写的一篇文章很巧合的被paper通讯作者读到了,是一位人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统计学华人PI。
老师加了微信之后表示读了我的文章要比他们自己lab写的有趣和生动不少,非常希望能由他们翻译成英文转载到Towards Data Science的medium博客。在中间的交流过程中和聊到了很多paper背后的故事。
于是,今天收到了我的第一篇被翻译成英文版的文章,这种体验还是挺神奇的。
我一直说自己的输出仅仅是自己的学习习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非常多意外且美好的事情。
为什么说写作时效率和性价比最高的社交呢?这两天又有了一个极好的例子。
日常会看很多专业相关的paper,有感触了就会写成类似于书评的paper评。结果最近写的一篇文章很巧合的被paper通讯作者读到了,是一位人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统计学华人PI。
老师加了微信之后表示读了我的文章要比他们自己lab写的有趣和生动不少,非常希望能由他们翻译成英文转载到Towards Data Science的medium博客。在中间的交流过程中和聊到了很多paper背后的故事。
于是,今天收到了我的第一篇被翻译成英文版的文章,这种体验还是挺神奇的。
我一直说自己的输出仅仅是自己的学习习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非常多意外且美好的事情。
👍3
Forwarded from 蛋挞报
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想在频道分享,只是当时对直接转发英文文章这件事还不太确定。最近陆续收到一些读者的反馈,看到大家喜欢频道分享的英文资料,我觉得很开心。
今天分享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公民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统计学和概率知识。作者在文中总结了七个常见误区,并且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为什么这些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读完后会发现,作者喊话的对象是那些负责在课堂教授基础统计课程的教师们,而喊话的目的在于推动统计教育的变革。尽管如此,我认为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适合推荐给所有渴望提升自己的读者。
这七个容易引起误解的统计学话题分别是:
1. Cause and Effect
2.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Practical Importance
3. Low Power vs. No Effect
4. Biases in Survey
5. Probable Coincidences
6. Confusion of The Inverse (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7. Average vs. Normal
阅读这篇文章并不需要读者具备过硬的统计学背景,只需要一点耐心和一段可以用来思考的空闲时间。如果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有道理,并且想要进一步自学统计方面的知识,那我再推荐一本很耐读的统计学经典教材:
Statistics by David A. Freedman
#教育 #统计 #公民常识
今天分享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公民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统计学和概率知识。作者在文中总结了七个常见误区,并且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为什么这些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读完后会发现,作者喊话的对象是那些负责在课堂教授基础统计课程的教师们,而喊话的目的在于推动统计教育的变革。尽管如此,我认为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适合推荐给所有渴望提升自己的读者。
这七个容易引起误解的统计学话题分别是:
1. Cause and Effect
2.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Practical Importance
3. Low Power vs. No Effect
4. Biases in Survey
5. Probable Coincidences
6. Confusion of The Inverse (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7. Average vs. Normal
阅读这篇文章并不需要读者具备过硬的统计学背景,只需要一点耐心和一段可以用来思考的空闲时间。如果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有道理,并且想要进一步自学统计方面的知识,那我再推荐一本很耐读的统计学经典教材:
Statistics by David A. Freedman
#教育 #统计 #公民常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