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warded from 蛋挞报
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想在频道分享,只是当时对直接转发英文文章这件事还不太确定。最近陆续收到一些读者的反馈,看到大家喜欢频道分享的英文资料,我觉得很开心。
今天分享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公民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统计学和概率知识。作者在文中总结了七个常见误区,并且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为什么这些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读完后会发现,作者喊话的对象是那些负责在课堂教授基础统计课程的教师们,而喊话的目的在于推动统计教育的变革。尽管如此,我认为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适合推荐给所有渴望提升自己的读者。
这七个容易引起误解的统计学话题分别是:
1. Cause and Effect
2.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Practical Importance
3. Low Power vs. No Effect
4. Biases in Survey
5. Probable Coincidences
6. Confusion of The Inverse (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7. Average vs. Normal
阅读这篇文章并不需要读者具备过硬的统计学背景,只需要一点耐心和一段可以用来思考的空闲时间。如果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有道理,并且想要进一步自学统计方面的知识,那我再推荐一本很耐读的统计学经典教材:
Statistics by David A. Freedman
#教育 #统计 #公民常识
今天分享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公民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统计学和概率知识。作者在文中总结了七个常见误区,并且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为什么这些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读完后会发现,作者喊话的对象是那些负责在课堂教授基础统计课程的教师们,而喊话的目的在于推动统计教育的变革。尽管如此,我认为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适合推荐给所有渴望提升自己的读者。
这七个容易引起误解的统计学话题分别是:
1. Cause and Effect
2.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Practical Importance
3. Low Power vs. No Effect
4. Biases in Survey
5. Probable Coincidences
6. Confusion of The Inverse (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7. Average vs. Normal
阅读这篇文章并不需要读者具备过硬的统计学背景,只需要一点耐心和一段可以用来思考的空闲时间。如果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有道理,并且想要进一步自学统计方面的知识,那我再推荐一本很耐读的统计学经典教材:
Statistics by David A. Freedman
#教育 #统计 #公民常识
👍3
楼栋的一楼是一个自家开的理发店💈,主要都是小区和隔壁小区里的邻居。
疫情开始隔离之前,理发店的老板是我去年10月搬了新家之后唯一认识的邻居。
我们以每个月一次的频率保持稳定交流,每次剪头发20块钱,洗头的话加5块。
几个月时间,我逐渐知道了她女儿正在上高中,在跳健美操,还有我们楼栋其他几户基本信息。
隔离一个多月之后,我曾经在楼栋群里发过微信问她,因为一直是阴楼是否可以给理发,随即就有几户附和。但是老板明确拒绝了,说现在疫情尚不稳定,如果后面好起来会优先我们自己楼。
我就觉得这个老板很有原则。
今天她突然加了我的微信,让我晚上有空且愿意的话就下楼理一下头发,我当然毫不犹豫的就去了。
全程两个人都带着口罩,剪头发的过程中,她和我说理发师最看不得别人头发长。最近做核酸看到我两次,当时看到我头发太长了就有想剪头发的冲动。
今天我做志愿者给楼栋分物资,她又看到我的头发,实在忍不了,就想着单独问我一下。
我又觉得这个老板挺有人情。
最后,没有洗头发,我坚持给25,她坚持要20。
嗯,我没有再继续坚持,给了20。
疫情开始隔离之前,理发店的老板是我去年10月搬了新家之后唯一认识的邻居。
我们以每个月一次的频率保持稳定交流,每次剪头发20块钱,洗头的话加5块。
几个月时间,我逐渐知道了她女儿正在上高中,在跳健美操,还有我们楼栋其他几户基本信息。
隔离一个多月之后,我曾经在楼栋群里发过微信问她,因为一直是阴楼是否可以给理发,随即就有几户附和。但是老板明确拒绝了,说现在疫情尚不稳定,如果后面好起来会优先我们自己楼。
我就觉得这个老板很有原则。
今天她突然加了我的微信,让我晚上有空且愿意的话就下楼理一下头发,我当然毫不犹豫的就去了。
全程两个人都带着口罩,剪头发的过程中,她和我说理发师最看不得别人头发长。最近做核酸看到我两次,当时看到我头发太长了就有想剪头发的冲动。
今天我做志愿者给楼栋分物资,她又看到我的头发,实在忍不了,就想着单独问我一下。
我又觉得这个老板挺有人情。
最后,没有洗头发,我坚持给25,她坚持要20。
嗯,我没有再继续坚持,给了20。
👍8
今天想到一个不知道能不能称之为问题的问题。
如果你目前工作的这家公司还不错,你有计划工作两到三年,但是一年后你有50%的概率会被离职,未来一年应该重心放在以下哪个问题上呢?
1 如何努力工作让自己一年后不被离职。
2 如何在一年里努力多做点想做的事情。
3 其它一些更重要的问题,比如…
如果你目前工作的这家公司还不错,你有计划工作两到三年,但是一年后你有50%的概率会被离职,未来一年应该重心放在以下哪个问题上呢?
1 如何努力工作让自己一年后不被离职。
2 如何在一年里努力多做点想做的事情。
3 其它一些更重要的问题,比如…
#播客 「爷爷你关注的主播更新了系列」2020年3月,熊言熊语播客正式和大家见面,2021年3月,我们计划在第30期节目中更新一周年特辑,但是如你看到的,我们的节目暂停在了29期,如今已经是2022年的7月。
本期节目,你将在2022年听到过往多期节目的嘉宾和我们播客的好友对于自己过去一年(2020年)的回顾,它就像一颗时间胶囊。也许别人曾经的困惑喜悦恰巧是此时你的困惑喜悦。
就让我们用过去的声音和过去告别,本期节目将是熊言熊语第一季的最后一集,我们第二季见。
https://podcast.kaopubear.top/episodes/s1e30
本期节目,你将在2022年听到过往多期节目的嘉宾和我们播客的好友对于自己过去一年(2020年)的回顾,它就像一颗时间胶囊。也许别人曾经的困惑喜悦恰巧是此时你的困惑喜悦。
就让我们用过去的声音和过去告别,本期节目将是熊言熊语第一季的最后一集,我们第二季见。
https://podcast.kaopubear.top/episodes/s1e30
🎉4
看到朋友圈里博士同学们转发文章愤慨批评我国专家的,我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在批评专家还是我国专家。
所有国内现在能被听到的专家声音,本身就都是在针对政策作解读,反过来想指导政策的马上就能不是专家。
今天晚上给老家姨夫打电话,六十多岁的人刚阳过。
他问我你们这些搞科研的整天在搞些啥,我说在解读政策,他说了一句:科学可不能受政治影响啊
所有国内现在能被听到的专家声音,本身就都是在针对政策作解读,反过来想指导政策的马上就能不是专家。
今天晚上给老家姨夫打电话,六十多岁的人刚阳过。
他问我你们这些搞科研的整天在搞些啥,我说在解读政策,他说了一句:科学可不能受政治影响啊
❤4
很久没有更新这个频道了,我感觉自己现有很严重的精神洁癖和表达洁癖。或者说一直就有,只是现在越来越严重。
一两千字的长文写作,现在有十几个 to write list 还有十几个半成品,我每天看着这些就非常头疼。想到需要再查很多资料,需要编辑需要排版就更不想动了。
从读研读博再到现在工作,总想把事情做得好一点(自以为),似乎总会让一些重要的事情一拖再拖。
所谓先完成再完美这句话我就没有真的尝试成功过,而且也没有想清楚该如何落实。
也许一个可以再试试的方法是从高频(日更)更新博客/公众号开始?
忘掉文章的结构,忘掉文章的完整,忘掉排版的细节,写不完的东西想办法快速结尾也要发出去。
总之就是让自己接受我今天只能写到这了只能发出这些了这件事。
这,能行吗。🙁
一两千字的长文写作,现在有十几个 to write list 还有十几个半成品,我每天看着这些就非常头疼。想到需要再查很多资料,需要编辑需要排版就更不想动了。
从读研读博再到现在工作,总想把事情做得好一点(自以为),似乎总会让一些重要的事情一拖再拖。
所谓先完成再完美这句话我就没有真的尝试成功过,而且也没有想清楚该如何落实。
也许一个可以再试试的方法是从高频(日更)更新博客/公众号开始?
忘掉文章的结构,忘掉文章的完整,忘掉排版的细节,写不完的东西想办法快速结尾也要发出去。
总之就是让自己接受我今天只能写到这了只能发出这些了这件事。
这,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