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思考 公司的广告策略如此,人也类似
一个广告语的背后是:选择你而不选择别人的理由。
一个广告一出来一定要体现产品优势点,一定要体现跟竞争对手的差异点,而且是消费者的痛点,必须三点合一。所以写广告语的时候,要有一个方法论,我们称为写广告语的四种方法论。
老大,要显示我是老大,老大通常是封杀品类。老大的方法是:我是老大,别人都不要玩了。所以叫“上天猫就够了”。就是说消费者大脑中,不要想起第二个品牌。因为世界上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心智规律:同情弱者,但崇拜强者。所以“你是老大”的通常情况是,当消费者不知道选哪个好,那找老大总是对的吧?
老二位置就很难看了,老大站在山上,老二要进攻这座山。打进攻战的时候,老二通常的方法是找到一个特性,我们叫占据特性。这个占据特性方法具体是什么呢?比如说京东的广告语“上午买下午就能到,送货就是快”,而这个点往往是以前天猫的弱点。找到一个竞争对手的弱点,然后强化自己的强点,这个强点恰好是对方的弱点。
再比如可口可乐的优点是,我爷爷的可乐,我爸爸的可乐,我的可口可乐,百年传承,正宗可乐。潜台词是说,你们都是山寨,你喝我就行了。那老二叫“年轻一代的选择”。因为你是百年传承,Always(一直都是)可口可乐,你爷爷、你爸爸、你都要喝可口可乐。这个时候“年轻一代的选择”就是最好的反击。所以我说老二要相反走,找到一个对方的弱点。
老三是什么?老大、老二都做得很大了,消费者对老三没感觉怎么办?老三就垂直聚焦,收缩过来。比如“一个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唯品会”。缩小领域,因为你打不过人家,你必须说我在特卖领域更专业、更专注。消费者通常会相信一个专家,为什么呢?比如说你牙不好,你是找全科医生,还是找牙科医生?
最后就是,老大、老二、老三都在了,你什么位置也没有,怎么办呢?你要打一个侧翼战,侧翼战是什么?是在无人地带降落,开创一个新品类。比如说“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你们三个做电商是吧?那我做社交拼团行不行?
所以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位置不同。老大打防御战;老二打进攻战;老三打游击战,守住自己,守得住小山头;老四打侧翼战,在无人地带降落,开创新品类。by 江南春
一个广告语的背后是:选择你而不选择别人的理由。
一个广告一出来一定要体现产品优势点,一定要体现跟竞争对手的差异点,而且是消费者的痛点,必须三点合一。所以写广告语的时候,要有一个方法论,我们称为写广告语的四种方法论。
老大,要显示我是老大,老大通常是封杀品类。老大的方法是:我是老大,别人都不要玩了。所以叫“上天猫就够了”。就是说消费者大脑中,不要想起第二个品牌。因为世界上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心智规律:同情弱者,但崇拜强者。所以“你是老大”的通常情况是,当消费者不知道选哪个好,那找老大总是对的吧?
老二位置就很难看了,老大站在山上,老二要进攻这座山。打进攻战的时候,老二通常的方法是找到一个特性,我们叫占据特性。这个占据特性方法具体是什么呢?比如说京东的广告语“上午买下午就能到,送货就是快”,而这个点往往是以前天猫的弱点。找到一个竞争对手的弱点,然后强化自己的强点,这个强点恰好是对方的弱点。
再比如可口可乐的优点是,我爷爷的可乐,我爸爸的可乐,我的可口可乐,百年传承,正宗可乐。潜台词是说,你们都是山寨,你喝我就行了。那老二叫“年轻一代的选择”。因为你是百年传承,Always(一直都是)可口可乐,你爷爷、你爸爸、你都要喝可口可乐。这个时候“年轻一代的选择”就是最好的反击。所以我说老二要相反走,找到一个对方的弱点。
老三是什么?老大、老二都做得很大了,消费者对老三没感觉怎么办?老三就垂直聚焦,收缩过来。比如“一个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唯品会”。缩小领域,因为你打不过人家,你必须说我在特卖领域更专业、更专注。消费者通常会相信一个专家,为什么呢?比如说你牙不好,你是找全科医生,还是找牙科医生?
最后就是,老大、老二、老三都在了,你什么位置也没有,怎么办呢?你要打一个侧翼战,侧翼战是什么?是在无人地带降落,开创一个新品类。比如说“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你们三个做电商是吧?那我做社交拼团行不行?
所以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位置不同。老大打防御战;老二打进攻战;老三打游击战,守住自己,守得住小山头;老四打侧翼战,在无人地带降落,开创新品类。by 江南春
究其本质,学术进步跟现代社会的可持续性是有矛盾的。作为职业,你得有持续的输入输出去养活团队,但作为研究成果经常面对的是长期输入零输出或运气好了有输出。只有后者需要你的科研能力,前者需要的其实是现代企业制度,从国家写本子拿钱,招学生买设备做项目,结果出来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然后用这个成果证明能力后继续写本子拿钱,完成“成功引导成功”的闭环逻辑。与之对应的企业逻辑就是从投资人那里拿到天使轮,然后招团队推出新产品,投放市场后盈利,上市后投资人退出从股市债市募资继续推出新产品,完成逻辑闭环。不同的是,学术界不需要得到市场的检验,毕竟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学术论文,这就导致学术界可以通过圈子化来保证即使科研能力不足或断档也可以有持续的成果输出,也就是进行基本上无害的研究或者说俗称的灌水。所以事实上也不能说基本上无害的研究一定是浪费资源,更多是学术界从业人员维持生存的一种策略,说不定哪天来个天赋异禀的学生就能做出很好且有用的结果。如果想追求每一个项目都成功且都很重要,那需要运气,但现代社会搭出的这套法律市场体系规则其实是在尽力弱化运气的影响来提高整体稳定性。https://yufree.cn/cn/2021/09/20/mostly-harmless/
休息两天读完了这本一百多页的小书。很有感触也很有收获。
Spencer Johnson(他也是谁动了我的奶酪那本书的作者)真的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
他把所有的问题具象到这个参加徒步的年轻人身上,然后通过两天的徒步活动安排同行的7个人和他对话,逐一对所有问题给出答案。只要读者能把自己带入到这个年轻人身上,读起来就非常流畅。
以及,这是一本2007年出版的书,印刷14年之后我用几块钱买了回来,然后又一次体会到了一点点读纸质书的快乐,
再以及,iOS 15的内置OCR功能实在是太好用了。
Spencer Johnson(他也是谁动了我的奶酪那本书的作者)真的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
他把所有的问题具象到这个参加徒步的年轻人身上,然后通过两天的徒步活动安排同行的7个人和他对话,逐一对所有问题给出答案。只要读者能把自己带入到这个年轻人身上,读起来就非常流畅。
以及,这是一本2007年出版的书,印刷14年之后我用几块钱买了回来,然后又一次体会到了一点点读纸质书的快乐,
再以及,iOS 15的内置OCR功能实在是太好用了。
经历了紧张复杂以及非常充实的2021年之后,我将在2022年继续更新这个Telegram频道,随便更新一些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小心思。从学生变成打工人的这半年已经完成一个基本的身份转换,所以可以回来继续瞎逼逼了。另一个决定是我讲关掉和频道绑定的群组,几十个人的群最活跃的是各种垃圾账号🌚有话我们就在评论里见呗。
打工人生的第一家公司最近密集的开了几个年会,和具体工作无关的两个感受是:做事就专注做事,不要动太多感情,所谓情深不寿;人容易高开低走,不过一旦高开了就只能尽力高走,做事就做事,做人还是要低调,所谓强极则辱。
用微信读书之后,我才理解了什么叫无限。免费无限卡=有限无限卡。
建议以后各种APP一注册就都叫用户免费付费会员。
这个事情的问题在于,会员体系里如此明确的名词已经失去了实际含义。只要微信读书愿意,明天它就可以推出高级付费无限卡,同时让付费无限卡=基本无限卡。
姜文:无限?什么叫无限?你给老子翻译翻译什么TMD叫无限。
建议以后各种APP一注册就都叫用户免费付费会员。
这个事情的问题在于,会员体系里如此明确的名词已经失去了实际含义。只要微信读书愿意,明天它就可以推出高级付费无限卡,同时让付费无限卡=基本无限卡。
姜文:无限?什么叫无限?你给老子翻译翻译什么TMD叫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