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Bot #telegram
🤖 RSS Everyday:基于 Github Actions 的 Telegram RSS 机器人
GitHub | Wiki
👉 配置步骤:
① 通过 @BotFather 申请 Telegram Bot 并获取 Token
② 创建一个 Telegram Channel 并将上述机器人设置为管理员
③ 克隆本项目并完善项目 Settings
④ 通过 rss.json 添加 RSS 源
配置好后,到达定时时间将会触发 Github Actions,拉取 rss.json 中的订阅源信息并推送至频道。项目默认的时间间隔为 4h,如果觉得太长了可以自行修改 workflows 文件夹下 index.yml 文件的 cron 一项
👀 Telegram 较为开放的接口为我们的日常使用带来了很多便利,此前频道介绍了诸如 flowerss-bot、NodeRSSBot、rssbot 这样的 Telegram RSS 机器人项目, 大家也可以使用 iFTTT 等自动工作流程序来实现 RSS 的推送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RSS Everyday:基于 Github Actions 的 Telegram RSS 机器人
GitHub | Wiki
👉 配置步骤:
① 通过 @BotFather 申请 Telegram Bot 并获取 Token
② 创建一个 Telegram Channel 并将上述机器人设置为管理员
③ 克隆本项目并完善项目 Settings
④ 通过 rss.json 添加 RSS 源
配置好后,到达定时时间将会触发 Github Actions,拉取 rss.json 中的订阅源信息并推送至频道。项目默认的时间间隔为 4h,如果觉得太长了可以自行修改 workflows 文件夹下 index.yml 文件的 cron 一项
👀 Telegram 较为开放的接口为我们的日常使用带来了很多便利,此前频道介绍了诸如 flowerss-bot、NodeRSSBot、rssbot 这样的 Telegram RSS 机器人项目, 大家也可以使用 iFTTT 等自动工作流程序来实现 RSS 的推送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RSS #Bot #telegram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开发的 Telegram 机器人
🤖 Word Cloud Bot:统计并以图云形式展示群聊话题的 Telegram 机器人
GitHub | Telegram Bot
👉 Features:
- 根据聊天记录生成话题榜、活跃用户排行榜
- 根据话题关键词权重生成话题词云
- 支持自定义时区和自动推送时间
- 支持设置私有模式
项目提供了 Docker 安装,部署前需要设置好时区、Bot Token、自动推送时间等信息。运行后将机器人添加到群组并设置为管理员(可不给予敏感权限),自动监听聊天记录并分词,每天凌晨删除所有记录(可指定时间)
👀 用这个项目,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群内活跃的群友和话题内容,此前也有不少知名的 Bot 集成了类似的功能。但熟悉我的群友都知道,如果机器人不能完全开源并自行部署,非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不会去主动使用
其实 Telegram 官方也给人数超过 500 人的超级群做了一个后台 Statistics,管理员用户可以在其中看到根据发言条数的群友排行榜,管理员们可以多加关注这个官方功能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开发的 Telegram 机器人
🤖 Word Cloud Bot:统计并以图云形式展示群聊话题的 Telegram 机器人
GitHub | Telegram Bot
👉 Features:
- 根据聊天记录生成话题榜、活跃用户排行榜
- 根据话题关键词权重生成话题词云
- 支持自定义时区和自动推送时间
- 支持设置私有模式
项目提供了 Docker 安装,部署前需要设置好时区、Bot Token、自动推送时间等信息。运行后将机器人添加到群组并设置为管理员(可不给予敏感权限),自动监听聊天记录并分词,每天凌晨删除所有记录(可指定时间)
👀 用这个项目,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群内活跃的群友和话题内容,此前也有不少知名的 Bot 集成了类似的功能。但熟悉我的群友都知道,如果机器人不能完全开源并自行部署,非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不会去主动使用
其实 Telegram 官方也给人数超过 500 人的超级群做了一个后台 Statistics,管理员用户可以在其中看到根据发言条数的群友排行榜,管理员们可以多加关注这个官方功能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
#GitHub情报 #RSS #telegram #Bot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开发的 RSS 项目
📢 INK RSS:基于 Serverless 的 rss 通知服务
GitHub | Demo
👉 Features:
- 整个应用部署在 Cloudflare Workers,无需管理服务器和数据库
- 最短一分钟进行一次监测,及时性好
- 支持多种通知方式,包括不限于 Telegram、Bark、微信
- 支持网页和 Telegram 两种订阅方式
目前 rss 订阅源相关的服务、项目和软件已经很多,而 INK RSS 这个项目紧紧抓住了“通知”这个核心要义
部署详见 readme,项目基于 Cloudflare Workers,无需额外的服务器开支。部署完毕后,可以在 web 或者 Telegram Bot 订阅 rss 源,并在 Telegram、Bark、微信 等客户端收到 rss 推送通知
👀 提到 rss 推送通知,其实我们大多数时候想到的是 Telegram Bot。目前我用的 Bot 已经为群组服务了快 3 年,如果大家有这方面需要我建议自己搭建 Bot。如今有了 INK RSS,rss 推送通知方案又多了一种选择
📝 最后,开发者设计了一份 调查问卷,欢迎大家对 INK RSS 后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开发的 RSS 项目
📢 INK RSS:基于 Serverless 的 rss 通知服务
GitHub | Demo
👉 Features:
- 整个应用部署在 Cloudflare Workers,无需管理服务器和数据库
- 最短一分钟进行一次监测,及时性好
- 支持多种通知方式,包括不限于 Telegram、Bark、微信
- 支持网页和 Telegram 两种订阅方式
目前 rss 订阅源相关的服务、项目和软件已经很多,而 INK RSS 这个项目紧紧抓住了“通知”这个核心要义
部署详见 readme,项目基于 Cloudflare Workers,无需额外的服务器开支。部署完毕后,可以在 web 或者 Telegram Bot 订阅 rss 源,并在 Telegram、Bark、微信 等客户端收到 rss 推送通知
👀 提到 rss 推送通知,其实我们大多数时候想到的是 Telegram Bot。目前我用的 Bot 已经为群组服务了快 3 年,如果大家有这方面需要我建议自己搭建 Bot。如今有了 INK RSS,rss 推送通知方案又多了一种选择
📝 最后,开发者设计了一份 调查问卷,欢迎大家对 INK RSS 后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GitHub情报 #Tools #APP #RSS
🐟 电脑摸鱼工具大盘点
受读者伙伴 IG WXZ 之前推荐的项目启发,我决定罗列一些能够用于「电脑摸鱼」的工具。其中涵盖了一些新介绍的工具,也顺便回顾我们之前介绍过的摸鱼项目
1️⃣ Outlooker
Outlooker 可以将 RSS 阅读器伪装成邮件 Outlook 的外观,从而装作查看邮件的样子浏览 RSS 讯息,用户可以在右上角的设置中自定义 RSS 源
项目支持自建,网页版形式可在多端使用,可在 这里 体验。开发者亦鼓励大家自建 Cloudflare Workers 中转并自用
2️⃣ Fishmail
Fishmail 则是盯上了 Gmail,伪装成邮件主页来看知乎内容。不过由于知乎没有提供 API,开发者应该是手写了一个拉取最新消息。因此内容的主观性较强,也不支持自定义内容,所以说实用性有限
3️⃣ Product Hunt CLI
Product Hunt CLI 顾名思义,可以通过终端展示当日 PH 趋势榜单前 20 名的产品。我喜欢这个项目是因为它可以详细查看每个产品的内容文字,但美中不足的是无法展示图片
4️⃣ Thief-Book
Thief-Book 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项目,从一开始只支持单端发展到多端,甚至还出了付费版本
就 macOS 平台来讲,这款工具巧妙地利用了 Touch Bar、菜单栏等特性,做到了多场景无差别展示工作无关内容。可以看出开发者本人为了摸鱼考虑十分周到
5️⃣ Ytfzf
Ytfzf 提供终端搜索、筛选、播放、下载 YouTube 视频一条龙服务
6️⃣ VS Code 相关
聪明的网友也开发了许多 VS Code 插件以供摸鱼需要,有之前介绍过的 RSS 工具 vscode-rss,也有小说阅读器 read-vscode-e、知乎 VSCode-Zhihu、网易云
cloudmusic。你甚至可以通过 leetcode 进行刷题,可以说摸鱼属性得到了极大开发
👀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工具本质上都是「伪装」于一些日常办公所用的工具,通过 API / RSS 实现摸鱼内容获取。但毕竟都是第三方实现,效果不能与原生网页或客户端相媲美。🐒 摸鱼虽好,但也不能忘记工作
💬 同时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在用的「摸鱼利器」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电脑摸鱼工具大盘点
受读者伙伴 IG WXZ 之前推荐的项目启发,我决定罗列一些能够用于「电脑摸鱼」的工具。其中涵盖了一些新介绍的工具,也顺便回顾我们之前介绍过的摸鱼项目
1️⃣ Outlooker
Outlooker 可以将 RSS 阅读器伪装成邮件 Outlook 的外观,从而装作查看邮件的样子浏览 RSS 讯息,用户可以在右上角的设置中自定义 RSS 源
项目支持自建,网页版形式可在多端使用,可在 这里 体验。开发者亦鼓励大家自建 Cloudflare Workers 中转并自用
2️⃣ Fishmail
Fishmail 则是盯上了 Gmail,伪装成邮件主页来看知乎内容。不过由于知乎没有提供 API,开发者应该是手写了一个拉取最新消息。因此内容的主观性较强,也不支持自定义内容,所以说实用性有限
3️⃣ Product Hunt CLI
Product Hunt CLI 顾名思义,可以通过终端展示当日 PH 趋势榜单前 20 名的产品。我喜欢这个项目是因为它可以详细查看每个产品的内容文字,但美中不足的是无法展示图片
4️⃣ Thief-Book
Thief-Book 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项目,从一开始只支持单端发展到多端,甚至还出了付费版本
就 macOS 平台来讲,这款工具巧妙地利用了 Touch Bar、菜单栏等特性,做到了多场景无差别展示工作无关内容。可以看出开发者本人为了摸鱼考虑十分周到
5️⃣ Ytfzf
Ytfzf 提供终端搜索、筛选、播放、下载 YouTube 视频一条龙服务
6️⃣ VS Code 相关
聪明的网友也开发了许多 VS Code 插件以供摸鱼需要,有之前介绍过的 RSS 工具 vscode-rss,也有小说阅读器 read-vscode-e、知乎 VSCode-Zhihu、网易云
cloudmusic。你甚至可以通过 leetcode 进行刷题,可以说摸鱼属性得到了极大开发
👀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工具本质上都是「伪装」于一些日常办公所用的工具,通过 API / RSS 实现摸鱼内容获取。但毕竟都是第三方实现,效果不能与原生网页或客户端相媲美。🐒 摸鱼虽好,但也不能忘记工作
💬 同时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在用的「摸鱼利器」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
#GitHub情报 #RSS
🔗 Feeddd:开源、社区共建的微信公众号 RSS 订阅源
GitHub | Web | 参与维护 | 提交请求
👉 Features:
- 一键复制微信公众号订阅链接
- 提供 RSS / ATOM / JSON Feed 等多种订阅链接格式
- 社区共建,可参与订阅源的添加和维护工作
- 网页支持关键词搜索与 Dark Mode
这个项目让我想起了已经 Archived 的 wechat-feeds,开发者在 issue 表示因为成本问题不得不停止维护。而 Feeddd 更偏向于社区共建而非开发者独立维护,人工时间成本降低了不少
👀 Feeddd 出来之后我一直在观察,一开始并没有做搜索、source 数量也很少。短短几天过去,搜索上线了、数量也有了一个量级的增长,我认为可以介绍给大家了
大家使用时可以先到网页搜索想要订阅的微信公众号,然后就可以复制订阅链接到阅读器或者其他地方进行订阅。如果没有找到想要的公众号,可以到 GitHub 提交请求
👨🏻💻 如果你目前正在用 Android 手机,还可以参与到订阅源维护中来。你需要做的就是下载并注册开发者的另一款工具:适用于 Android 系统的自动化软件 Hamibot,并运行自动维护脚本
🤔 由于微信公众号混乱的时间线,很多朋友想单独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因此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方案。我们感谢这些开发者为我们的订阅带来了便利,但也要看到一些口碑不错的软件和服务倒在了路上、在视野中消失。我不知道 Feeddd 能够坚持多久,如果你喜欢这个项目,就请抽出一点时间,参与共同维护吧
📘 关联阅读:我所使用过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转 RSS 的方法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Feeddd:开源、社区共建的微信公众号 RSS 订阅源
GitHub | Web | 参与维护 | 提交请求
👉 Features:
- 一键复制微信公众号订阅链接
- 提供 RSS / ATOM / JSON Feed 等多种订阅链接格式
- 社区共建,可参与订阅源的添加和维护工作
- 网页支持关键词搜索与 Dark Mode
这个项目让我想起了已经 Archived 的 wechat-feeds,开发者在 issue 表示因为成本问题不得不停止维护。而 Feeddd 更偏向于社区共建而非开发者独立维护,人工时间成本降低了不少
👀 Feeddd 出来之后我一直在观察,一开始并没有做搜索、source 数量也很少。短短几天过去,搜索上线了、数量也有了一个量级的增长,我认为可以介绍给大家了
大家使用时可以先到网页搜索想要订阅的微信公众号,然后就可以复制订阅链接到阅读器或者其他地方进行订阅。如果没有找到想要的公众号,可以到 GitHub 提交请求
👨🏻💻 如果你目前正在用 Android 手机,还可以参与到订阅源维护中来。你需要做的就是下载并注册开发者的另一款工具:适用于 Android 系统的自动化软件 Hamibot,并运行自动维护脚本
🤔 由于微信公众号混乱的时间线,很多朋友想单独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因此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方案。我们感谢这些开发者为我们的订阅带来了便利,但也要看到一些口碑不错的软件和服务倒在了路上、在视野中消失。我不知道 Feeddd 能够坚持多久,如果你喜欢这个项目,就请抽出一点时间,参与共同维护吧
📘 关联阅读:我所使用过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转 RSS 的方法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3
#RSS #Blog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投递了活动征文,文章介绍了他对信息管理的思考以及实践。
📢 基于 RSS 的信息体系构建
Blog | sspai
这篇文章设想了一个称作「副脑」的个人信息处理助手,并付诸初步实践。进而提出了信息的「主动与被动之争」,依此选择 RSS 作为信息体系核心进行构建。他希望大家能受到这篇文章启发,思考并实践自己的信息管理之道。
📝 文章概述
· 主动与被动之争
· 构建整体框架
· 构建输入模块
· 构建输出模块
· 实例展示
👨🏻💻 作者的话
我认为「信息过载」不应成为一种桎梏,而要摸索并构建一套「信息体系」来处理这些庞杂信息。看完文章你能了解我是如何着手解决问题并付诸实践的。这是一篇方法论,也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 主编寄语
在算法和管道化 app 横行的今天,RSS 可谓是少数人的工具。刚建博客那阵子我好奇地问朋友那个橙色的标志是什么,而今天 RSS 已经成为我每天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
我喜欢 RSS,主要是喜欢它的「可自定义」和「高度聚合」。你可以利用它自由地选择浏览哪些信息,并通过简单的过滤去除杂质信息。感谢无数开发者和社区为 RSS 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因为他们我们才能够随心所欲。
但 RSS 的好处主要是针对读者群体,除了一些用爱发电的创作者群体,其余往往是不愿意为网站 RSS 大开绿灯的。因为有了 RSS,读者不再进入创作者的网站,而是在阅读器中飞速浏览,这影响了创作者的广告收入和其他内容展示。因此,我们看到有些网站将 RSS 推送时间延迟,更有一些只展示部分内容。
所以对待这一工具,我们也要从两方的角度辩证看待。做到创作者和读者利益最大化的平衡,对于 RSS 这样自由的协议来讲不是一件易事,或许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它是少数人的工具。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详细阐述了自己如何通过 RSS 建立信息收集再输出的完整链路。相较于千篇一律的其他文章,作者能够分享自己的「输出创作」方法,是难能可贵的,我也深受启发。希望这篇文章也能够给想要建立阅读清单的你一些启示。
🎈 也欢迎更多朋友通过 @newlearner_pm_bot 参与「自留地周年征文活动」,向我们分享你的文字和观点。
* 自留地亦有 RSS,详见 这里,欢迎介绍给你们的朋友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投递了活动征文,文章介绍了他对信息管理的思考以及实践。
📢 基于 RSS 的信息体系构建
Blog | sspai
这篇文章设想了一个称作「副脑」的个人信息处理助手,并付诸初步实践。进而提出了信息的「主动与被动之争」,依此选择 RSS 作为信息体系核心进行构建。他希望大家能受到这篇文章启发,思考并实践自己的信息管理之道。
📝 文章概述
· 主动与被动之争
· 构建整体框架
· 构建输入模块
· 构建输出模块
· 实例展示
👨🏻💻 作者的话
我认为「信息过载」不应成为一种桎梏,而要摸索并构建一套「信息体系」来处理这些庞杂信息。看完文章你能了解我是如何着手解决问题并付诸实践的。这是一篇方法论,也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 主编寄语
在算法和管道化 app 横行的今天,RSS 可谓是少数人的工具。刚建博客那阵子我好奇地问朋友那个橙色的标志是什么,而今天 RSS 已经成为我每天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
我喜欢 RSS,主要是喜欢它的「可自定义」和「高度聚合」。你可以利用它自由地选择浏览哪些信息,并通过简单的过滤去除杂质信息。感谢无数开发者和社区为 RSS 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因为他们我们才能够随心所欲。
但 RSS 的好处主要是针对读者群体,除了一些用爱发电的创作者群体,其余往往是不愿意为网站 RSS 大开绿灯的。因为有了 RSS,读者不再进入创作者的网站,而是在阅读器中飞速浏览,这影响了创作者的广告收入和其他内容展示。因此,我们看到有些网站将 RSS 推送时间延迟,更有一些只展示部分内容。
所以对待这一工具,我们也要从两方的角度辩证看待。做到创作者和读者利益最大化的平衡,对于 RSS 这样自由的协议来讲不是一件易事,或许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它是少数人的工具。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详细阐述了自己如何通过 RSS 建立信息收集再输出的完整链路。相较于千篇一律的其他文章,作者能够分享自己的「输出创作」方法,是难能可贵的,我也深受启发。希望这篇文章也能够给想要建立阅读清单的你一些启示。
🎈 也欢迎更多朋友通过 @newlearner_pm_bot 参与「自留地周年征文活动」,向我们分享你的文字和观点。
* 自留地亦有 RSS,详见 这里,欢迎介绍给你们的朋友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RSS #Blog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投递了活动征文,文章介绍了他两年租房总结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 毕业两年后,我有一些租房建议
这篇文章概括了租房的简单流程,主要罗列了签合同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旨在给读者避开租房碰到的雷区。
📝 文章概述
· 租房的三种形式
· 避雷点
· 关于“假房源”
· 关于租房平台
· 服务费问题
· 关于提前退租
· 关于“二房东问题”
· 关于“金融贷”
· 小区的选择
· 看房时的注意点
👨🏻💻 作者的话
毕业后,初入社会工作。每天工作回家,暂时的租房也算这个城市属于自己的庇护所。选一个好的房子,自己的生活也会省去很多麻烦。两年我换了三次房子,每次无奈换租难受之余,都会总结经验,所以写下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己踩过的坑,不希望别人重蹈覆辙,愿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房子。
👨🏻💻 主编寄语
涉及毕业或者更换工作的话题中,总少不了租房的身影。租房是年轻人极具性价比的选择,但五花八门的房屋中介、爆雷的租房平台,往往让人不知道如何下手
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盘点了一套完整的租房流程,并贴心地列出了租房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虽然篇幅不长,但考虑到了多个方面、言简意赅
租房能让人在一座陌生的城市有一个落脚点,然后才能谈「数字生活」,才有了各种桌面和智能家居产品。因此「数字」是建立在一定品质的「生活」的基础上的,希望大家看了这篇文章,能够物色到合适的房源
🎈 也欢迎更多朋友通过 @newlearner_pm_bot 参与「自留地周年征文活动」,向我们分享你的文字和观点。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投递了活动征文,文章介绍了他两年租房总结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 毕业两年后,我有一些租房建议
这篇文章概括了租房的简单流程,主要罗列了签合同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旨在给读者避开租房碰到的雷区。
📝 文章概述
· 租房的三种形式
· 避雷点
· 关于“假房源”
· 关于租房平台
· 服务费问题
· 关于提前退租
· 关于“二房东问题”
· 关于“金融贷”
· 小区的选择
· 看房时的注意点
👨🏻💻 作者的话
毕业后,初入社会工作。每天工作回家,暂时的租房也算这个城市属于自己的庇护所。选一个好的房子,自己的生活也会省去很多麻烦。两年我换了三次房子,每次无奈换租难受之余,都会总结经验,所以写下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己踩过的坑,不希望别人重蹈覆辙,愿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房子。
👨🏻💻 主编寄语
涉及毕业或者更换工作的话题中,总少不了租房的身影。租房是年轻人极具性价比的选择,但五花八门的房屋中介、爆雷的租房平台,往往让人不知道如何下手
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盘点了一套完整的租房流程,并贴心地列出了租房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虽然篇幅不长,但考虑到了多个方面、言简意赅
租房能让人在一座陌生的城市有一个落脚点,然后才能谈「数字生活」,才有了各种桌面和智能家居产品。因此「数字」是建立在一定品质的「生活」的基础上的,希望大家看了这篇文章,能够物色到合适的房源
🎈 也欢迎更多朋友通过 @newlearner_pm_bot 参与「自留地周年征文活动」,向我们分享你的文字和观点。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Tools #Reading #RSS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开发的阅读工具简悦的一种使用方式
📖 简悦 x Inoreader:加星自动保存稍后读,RSS 阅读体验更进一步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方法,通过自动化流程实现 Inoreader 和简悦互联互通,使得 Inoreader 上的 RSS 订阅内容有一个更好的呈现效果
⚙ 具体步骤
① 注册 integrately
② 获取简悦 Token 地址
③ 连接并配置
原理和整体的思路不难理解,主要就是利用简悦做了一个 RSS 阅读美化。将 Inoreader 的某个条目加星操作,然后这个 URL 对应的快照就会出现在简悦的稍后读中,这样也能够方便你在稍后读中对它进行二次加工
因调用 integrately 的自动化服务有一定时间差,所以当你加星后并不能马上实时产生自动化,所以本方案不太适合需要即时阅读的人群,而更适合用来「收藏」文章
最后,除 Inoreader 之外,简悦也打通了诸如 Instapaper、Pocket 等软件,具体的方案详见 这里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开发的阅读工具简悦的一种使用方式
📖 简悦 x Inoreader:加星自动保存稍后读,RSS 阅读体验更进一步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方法,通过自动化流程实现 Inoreader 和简悦互联互通,使得 Inoreader 上的 RSS 订阅内容有一个更好的呈现效果
⚙ 具体步骤
① 注册 integrately
② 获取简悦 Token 地址
③ 连接并配置
原理和整体的思路不难理解,主要就是利用简悦做了一个 RSS 阅读美化。将 Inoreader 的某个条目加星操作,然后这个 URL 对应的快照就会出现在简悦的稍后读中,这样也能够方便你在稍后读中对它进行二次加工
因调用 integrately 的自动化服务有一定时间差,所以当你加星后并不能马上实时产生自动化,所以本方案不太适合需要即时阅读的人群,而更适合用来「收藏」文章
最后,除 Inoreader 之外,简悦也打通了诸如 Instapaper、Pocket 等软件,具体的方案详见 这里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App #RSS
📚 在使用 RSS App 获取资讯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一直有不少的小问题影响阅读体验。而在一系列的小问题之中,排版问题是我心中位列前茅的一个。
👀 如今,这个问题貌似有了一个较为优雅的解决办法。Reams 通过算法对文章进行了「二次加工」,终于让用户也可以获得杂志般舒适的阅读体验。
🧑💻 Reams 是一个 iOS 上的 RSS App。开发者利用了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通过文字识别、图片识别等算法,解决了文字排版、题图抓取等难题。根据抓取的题图不同,文章的封面样式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似乎是帮读者区分出「头条文章」、「普通报道」的效果(这里仅为猜测),使得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心情更为愉悦舒适。
🤔 作为 iOS 上的 RSS App,相信会有用户会和老牌 RSS 阅读器 Reeder 进行比较。
Reeder 在内容整合方向上会更为方便,因为它只需做好这件事,加上 App 本身不错的审美,体验已经是极好的。当前大版本的 iCloud 同步功能,也让它的使用体验更进一步。
而 Reams 似乎走的是另外一条路。虽然同样可以导入 OPML,丰富自己的订阅源。但 Reams 也提供了例如科技、互联网、设计、艺术等领域的订阅源推荐。在第一次打开 App 的引导页面,还会为大家介绍什么是 RSS。从这些细节上来看,Reams 更适合刚接触 RSS 的朋友。
🥲 但是,相对麻烦的单个订阅源导入操作,订阅内容只能一篇一篇顺序阅读,而且无法看到订阅源的内容发布顺序(至少我没有看到,如果发现了请在评论提醒我一下),在这点上多少还是不太方便。
🌝 因此,作为自由度更高的 RSS App,Reeder 自然有着更多的优势,但对刚接触的朋友来说,也需要稍微了解下如何使用。Reams 则凭借开源免费,排版精美的优势,相信也能获得不少用户的青睐。至少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我是这么以为的。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在使用 RSS App 获取资讯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一直有不少的小问题影响阅读体验。而在一系列的小问题之中,排版问题是我心中位列前茅的一个。
👀 如今,这个问题貌似有了一个较为优雅的解决办法。Reams 通过算法对文章进行了「二次加工」,终于让用户也可以获得杂志般舒适的阅读体验。
🧑💻 Reams 是一个 iOS 上的 RSS App。开发者利用了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通过文字识别、图片识别等算法,解决了文字排版、题图抓取等难题。根据抓取的题图不同,文章的封面样式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似乎是帮读者区分出「头条文章」、「普通报道」的效果(这里仅为猜测),使得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心情更为愉悦舒适。
🤔 作为 iOS 上的 RSS App,相信会有用户会和老牌 RSS 阅读器 Reeder 进行比较。
Reeder 在内容整合方向上会更为方便,因为它只需做好这件事,加上 App 本身不错的审美,体验已经是极好的。当前大版本的 iCloud 同步功能,也让它的使用体验更进一步。
而 Reams 似乎走的是另外一条路。虽然同样可以导入 OPML,丰富自己的订阅源。但 Reams 也提供了例如科技、互联网、设计、艺术等领域的订阅源推荐。在第一次打开 App 的引导页面,还会为大家介绍什么是 RSS。从这些细节上来看,Reams 更适合刚接触 RSS 的朋友。
🥲 但是,相对麻烦的单个订阅源导入操作,订阅内容只能一篇一篇顺序阅读,而且无法看到订阅源的内容发布顺序(至少我没有看到,如果发现了请在评论提醒我一下),在这点上多少还是不太方便。
🌝 因此,作为自由度更高的 RSS App,Reeder 自然有着更多的优势,但对刚接触的朋友来说,也需要稍微了解下如何使用。Reams 则凭借开源免费,排版精美的优势,相信也能获得不少用户的青睐。至少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我是这么以为的。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26
#App #RSS
📚 feeeed: 高颜值易上手的 RSS 阅读器
🔗 官网|TestFlight
这次体验 feeeed 过程让我想起最开始接触 RSS 的自己。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打开 Reeder,发现 App 里空空如也,脑袋里很多问号:这不是阅读器吗,为什么没有内容?我需要提前做什么配置?这样的困惑,令我在 Reeder 3 的时代就想阅读 RSS,而我的 RSS 阅读,实际在 Reeder 4 / 5 代交替之际才真正开始。
没错,Reeder, Feedly 等经典的 RSS 阅读器,需要用户初上手时就清楚自己的常用信息源,通过官方 Feed 或者自定 Feed 订阅,但对于只想先随便看看的 RSS 新手而言略显艰难。如果用户从 feeeed 开始,也许能更快体会 RSS 阅读的快乐。
🌟 那么,先列举 3 条优点:
- 内置 feed,便于上手
- UI 亮眼,赏心悦目
- 细节贴心,方便转移
feeeed 内置 The Atlantic,Bon Appétit 等信息源,随意选择几个,辅以 feeeed 大图片式的卡片信息流,立刻就能享受简洁无干扰的阅读体验。当然,feeeed 也支持用户通过搜索关键词和链接订阅信息源。如果你已经拥有一份调教好的 RSS OPML 文件,向 feeeed 导入 OPML 文件可以发现很贴心的一个细节,feeeed 支持只选择 opml 文件中部分信息源导入,操作也很直观,对我而言我会导入部分图文并茂的信息源,从而在 feeeed 中收获比 Reeder 更好的阅读体验。
👀 当然,一款尚在打磨的产品少不了槽点,feeeed 对中文媒体的处理明显不足,导入端传媒、界面新闻的 RSS 后阅读器直接打开网页而非进入优化的阅读模式。这令我无法接受,也使其无法真正接管我的 RSS 阅读。另外一点无关痛痒的吐槽,feeeed 似乎是我第一次见到的首字母小写的 app,而且名字里长达 4 个 e 也令我在码字时困惑不已,甚至需要数数我手打了几个 e。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feeeed: 高颜值易上手的 RSS 阅读器
🔗 官网|TestFlight
这次体验 feeeed 过程让我想起最开始接触 RSS 的自己。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打开 Reeder,发现 App 里空空如也,脑袋里很多问号:这不是阅读器吗,为什么没有内容?我需要提前做什么配置?这样的困惑,令我在 Reeder 3 的时代就想阅读 RSS,而我的 RSS 阅读,实际在 Reeder 4 / 5 代交替之际才真正开始。
没错,Reeder, Feedly 等经典的 RSS 阅读器,需要用户初上手时就清楚自己的常用信息源,通过官方 Feed 或者自定 Feed 订阅,但对于只想先随便看看的 RSS 新手而言略显艰难。如果用户从 feeeed 开始,也许能更快体会 RSS 阅读的快乐。
🌟 那么,先列举 3 条优点:
- 内置 feed,便于上手
- UI 亮眼,赏心悦目
- 细节贴心,方便转移
feeeed 内置 The Atlantic,Bon Appétit 等信息源,随意选择几个,辅以 feeeed 大图片式的卡片信息流,立刻就能享受简洁无干扰的阅读体验。当然,feeeed 也支持用户通过搜索关键词和链接订阅信息源。如果你已经拥有一份调教好的 RSS OPML 文件,向 feeeed 导入 OPML 文件可以发现很贴心的一个细节,feeeed 支持只选择 opml 文件中部分信息源导入,操作也很直观,对我而言我会导入部分图文并茂的信息源,从而在 feeeed 中收获比 Reeder 更好的阅读体验。
👀 当然,一款尚在打磨的产品少不了槽点,feeeed 对中文媒体的处理明显不足,导入端传媒、界面新闻的 RSS 后阅读器直接打开网页而非进入优化的阅读模式。这令我无法接受,也使其无法真正接管我的 RSS 阅读。另外一点无关痛痒的吐槽,feeeed 似乎是我第一次见到的首字母小写的 app,而且名字里长达 4 个 e 也令我在码字时困惑不已,甚至需要数数我手打了几个 e。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