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orx’s Forge
2.49K subscribers
659 photos
46 videos
5 files
4.83K links
A chronicle of my journey in forging my ideas into writings and products.

Archive: https://app.shokichan.com/c/tg/reorx_share
Download Telegram
来提名一下你曾经遇到的梦中情库

https://xn--r1a.website/limisay/13586
10
睡前快速写下今天对 AI 的一个感悟。昨天有个朋友向我咨询他们在进行跨国直播时遇到的网络问题,这并不是我的专长,于是我让他们尽可能详细地收集描述问题的信息,收到他们讨论出的总结之后,我把问题用技术化语言重新组织了一下并喂个 Gemini Deep Research,得到了这么一份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 https://g.co/gemini/share/33929d4556e8

这不是我第一次用 Deep Research,可以说这是我遇到超出知识能力范围问题唯一信任的 AI 工具,多次帮我解决实际难题,但还是不得不感叹它的高质量和令人信服。

于是我想到,在 AI 越来越强大的今天和未来,实践的行动力从未如此重要。是否掌握理论知识,决定了一个人在一件事上能走多远。但如今当 AI 能快速抹平理论知识的差异,那么是否能行动起来,把知识转化为实际经验,就是人与人之间产生差距的根本原因。

这次朋友遇到的问题,虽然不是我的专长方向,但我有信心在基于 AI 给出的指导下参与解决这个问题之后,我可以在视频流传输网络调优方面初窥门径,增加一项新的能力。

但如果我因为 AI 给出的方案而洋洋自得,把AI 的知识当作我的能力,仅仅只是通过提示词做出这份报告,不会对我有任何提升,反而还增加了「我很厉害」的幻觉

当知识变得更易获得,实践的行动力,和从实践中获得认知和能力的效率,就是能否成为强者最重要的因素
👍122
昨天讲实践力,今天就学到一个新词 Eat the Frog——在一天的开始先做对自己来说最难、阻力最大的事情。用一天中精力最旺盛的黄金时段,去啃最硬的骨头,不给自己拖延和退缩的机会
👍8
什么 Sora 2,这两天放假带娃连看一下的兴趣都没有,今天终于有了点好奇心,点开一篇文章,果然,用 AI 生成的 meme 无趣且令人反感,只有古法手搓鬼畜、活字印刷音 MAD 才能给我带来纯粹的快乐
👍10🥰3
这句话绝了,想要对系统有完全地掌控,就像感受硅基流过指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FHnbozz7b4

这个视频真的还挺有趣的,手把手探索如何用 UEFI 开发一个无须操作系统,直接运行在 bare metal 上的汇编程序,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3🤔2
🤣5🤔1
发现一个喜欢像素艺术、平台跳跃、类塞尔达的独立游戏团队

https://www.colorgrave.com/
🥰3
Immich 有个 Cursed Knowledge, 是其维护者们收集的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恶心的坑,这些坑并非单纯的难以解决或影响严重,而是反直觉或者让人感到「不该如此」,虽然花了大量时间解决,却让人感到痛苦远大于成就。回顾我记录过的一些 #issue-log, 也有不少这种被诅咒的知识,你有遇到过哪些,来一起分享下

https://immich.app/cursed-knowledge
👍5
Forwarded from Dev Meme / devmeme
🤣6
一个自部署 PaaS 系统,实现 git push 自动部署应用,UI 像素级模仿 Vercel

https://github.com/hunvreus/devpush

但文档太简单了,看不到灵活的配置选项,这对 PaaS 来说不是好事,感觉没有老前辈 dokploy 或者 dokku 靠谱
越看越觉得 OpenAI Apps 像微信小程序。虽然是用 MCP 进行调用的,但数据的协议却是私有的,只能服务于 ChatGPT, 整个是一套封闭的生态。html 渲染引擎八成也是魔改的(注意 mime type 是 text/html+skybridge ),和主流浏览器有细微不同。

https://developers.openai.com/apps-sdk/build/mcp-server
不记得之前有没有发过这个视频,用拍立得 + 磁带制作现实版 Live Photo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KKzzVEBc

今天发现一个类似的想法,作者用 NFC 标签为孩子制作了实体专辑卡片,接触后即可控制 Plex 播放对应专辑,重现了童年时期翻阅CD的音乐探索体验。

https://fulghum.io/album-cards

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那么普及,大部分数码设备都需要专门的存储介质,像是相机和胶卷、随身听和磁带、VCD播放机和光盘、游戏机和卡带…它们在我们的童年回忆里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今天看到这类形式的物品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怀旧和欣喜。

抛开回忆的滤镜不谈,实体物品本身所带来的操作乐趣和获得感,的确是手机所无法比拟的。当手机通过数不尽的 app 为我们提供功能和便利的同时,也剥夺了许多与现实世界探索和交互的可能性。

所以无论未来智能设备如何发展,甚至终有一天我们会植入脑机接口芯片,我都想为自己和下一代保留一种把玩和收藏实体物品的氛围。现在我的孩子每天睡前会用点读笔听故事书,以后我也会为他制作音乐专辑卡片、游戏启动卡片等,它们是帮助我们保持与现实世界的连接、不至于过度沉溺在赛博空间的稳固锚点。

---

补充:游戏卡片的灵感来源于之前看过的一个项目 Kazeta, 是一套制作通过 TF 卡插卡玩游戏的主机的固件

https://kazeta.or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