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kapush
495 subscribers
674 photos
4 videos
4 files
15.7K links
【bpc的消息推送频道!】
【艺术与设计,技术与政治,言论与思想,文字与力量】
【娱乐版 @pikapop
【附属群 @pikapull
@benpigchu
【*政治立场可能会偏向于自由左翼】
【*未说明情况下所有转载内容均不代表bpc的观点】
【*bpc是半实名的帐号】
【*日刊文本生成器是bpc的日常写作练习计划】
Download Telegram
Forwarded from Insight
#旧闻 人民日报:谁是城市多余的人?

「每个公民,不论是生在大都市还是西部偏远的山村,不论是博士还是只有初中毕业,都拥有平等自由的迁徙权和居住权,都可以来北京谋生、就业、寻求发展。」
「动辄就采用行政手段强令退出,只会暴露出管理者思维的简单粗暴,也很难真正执行下去。」

文章关键字:「低端劳动力」。

#💊
via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2860274.html
saved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CND2010&filename=RMRB201009300171
archived https://archive.is/HREMC
09/30/2010
Forwarded from Insight
#旧闻 人民日报论法:让律师说话,让法律更有尊严

这也反映出我国司法诉讼的现状:法官和检察官往往被视为同一战壕的「战友」,都面对着同一个敌人——律师。有了这样的思维定式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律师一旦在法庭上发表不同看法,就会被法官、检察官们讥讽为「死磕派」;为什么律师但凡遭遇到一点干扰,就控诉遭到打压。

真理越辩越明,我们必须牢记,即使是法官、检察官也并不代表天然的正义,他们也会犯错,也会有片面和不客观的时候。如果此时有另一种声音,哪怕微不足道,甚至是刺耳的,也好过步调一致的发声。「一次审判不公恶于十次犯罪」,律师的存在,正是那条不停搅动的鲶鱼,让所有人对事实保持警觉、对人权保持尊重、对法律保持敬畏。

via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429/c1003-26923339.html
04/29/2015
Forwarded from Insight
#旧闻 Neil Postman 在其所著的《娱乐至死》中描述了两种专制模式: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通过电子邮件和微信招募了 1800 名大学生,将其随机分配到控制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的部分成员获得了工具可以自由访问互联网,部分成员则被鼓励访问政治敏感信息。……结果显示,虽然大学生们获得了工具可以不受限制的访问互联网,但他们对被屏蔽新闻网站和获取政治敏感信息的需求非常低。而被鼓励访问被屏蔽网站获取政治敏感信息的人则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开始花更多时间消费此类的信息,这意味着他们对政治敏感信息的需求并非天生是低的,而是因为他们被塑造低估了不受 #审查 的信息的价值。在实验结束之后,这些学生中有 23% 花钱购买翻墙工具以不受限制的访问互联网。获得政治敏感性信息也改变了学生的知识、信仰、态度和行为。他们对当前事件有了更多认识,能注意到国内媒体的审查,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股市表现感到悲观,对中国政府有了更多的怀疑,更愿意采取行动引发改变,更多计划通过读国外大学的研究生离开中国。他们的研究显示,中国审查之所以有效,不是因为他们让访问敏感信息变得不可能,而是因为政府培养了一个公民不需要此类信息的环境。

#💊
via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54300
10/30/2017
Forwarded from neoFelhz's Channel | 山雨欲来风满楼 (neo喵 | neoFelhz | Kagoya is the best ! | 🐈)
2011 年:中国没有言论自由?你是在放屁!
2012 年:中国没有言论自由你能在这放屁?
2013 年:中国没有自由你能放屁?
2014 年:没有中国你能自由放屁?
2015 年:没有中国你能放屁?
2016 年:Content is illegal
2017 年:User not found
2018 年:Internet disconnected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