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kapush
495 subscribers
674 photos
4 videos
4 files
15.7K links
【bpc的消息推送频道!】
【艺术与设计,技术与政治,言论与思想,文字与力量】
【娱乐版 @pikapop
【附属群 @pikapull
@benpigchu
【*政治立场可能会偏向于自由左翼】
【*未说明情况下所有转载内容均不代表bpc的观点】
【*bpc是半实名的帐号】
【*日刊文本生成器是bpc的日常写作练习计划】
Download Telegram
Forwarded from Outstodon [Archive]
Iris_Nemo:
允许"在满足内容监管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供VPN...
给人脚上拴个铁球,民间开发各种助行器的时不时约谈/抓一波,然后现在隆重推出官方认可的订制小推车,把铁球装上你就可以行走如风啦!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里面装了定位器吧?

https://pawoo.net/@Iris_Nemo - via IFTTT
Forwarded from Parallel Experiments (Linghao Zhang)
我经常会在某个夜晚先是因为种种原因查阅了几个 Wiki 页面,接着就一发不可收拾地不断点开新的链接,直到看完所有的条目才发现一两个小时已经过去,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这种行为的乐趣不单单出自汲取信息(知识)本身的快感,而更多地在于它给人一种「网上冲浪」的体验。信息并不以孤岛的形式存在,而是可以通过超链接互相抵达。于我,「冲浪」这个已经不再流行的说法却是最贴近理想中的互联网体验的。
【日刊文本生成器 2019/8/17】【
<TLE>
【日刊文本生成器 2019/8/18】【
周围的景色褪去了它精巧的伪装,展现出了其骇人的一面。
pikapush pinned «【日刊文本生成器 2019/8/18】【 周围的景色褪去了它精巧的伪装,展现出了其骇人的一面。 】»
【日刊文本生成器 2019/8/19】【
<TLE>
【日刊文本生成器 2019/8/20】【
<RE>
Forwarded from 小破不入渠🌏
有时候墙并不是单指 GFW,这个概念早就根植在很多人心里了,甚至成了一座井,戴在头上了。只通过留学生日报这种「都无法称之为媒体」的渠道获得信息,脑子会变成什么样,结果不言而喻。

https://www.newyorker.com/culture/culture-desk/the-post-truth-publication-where-chinese-students-in-america-get-their-news
Forwarded from 小破不入渠🌏
所以我才说,那些「身在美国却沉迷微信、心系 BILI、热衷微博的人」,才是 GFW 圈养机制下最成功的试验品嘛。

相反,技术上不会翻墙,却执着于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墙外信息的人,是精神上的出墙者。
Forwarded from 《一天世界》博客 (Lawrence Li (自由閪如一))
在新浪微博上流行的所有简称都直接从妳的私人词典撕掉就对了:公知、废青、港独……

#我都系希望妳叫番我嘅全名
Forwarded from 层叠 - The Cascading
Mozilla 做了一个项目叫 Track This,通过让浏览器访问特定的一组网站来让广告商认为此浏览器用户有某种(其实 TA 没有的)兴趣爱好,以此混淆广告商,并保护用户的隐私。

https://trackthis.link/

和它类似的一个项目是 AdNauseam。这个项目基于有名的广告拦截器 uBlock (Origin)。与 uBlock 不同的是,它通过隐藏并在后台点击所有广告(而不是屏蔽所有广告)来保护用户的隐私。

也有人在搜索领域做类似的事: ruinmysearchhistory.com
【日刊文本生成器 2019/8/21】【
Feel the power of chaos.
pikapush pinned «【日刊文本生成器 2019/8/21】【 Feel the power of chaos. 】»
【日刊文本生成器 2019/8/22】【
<TLE>
【日刊文本生成器 2019/8/23】【
只要保证不超过一半的世界线没有毁灭,就能保证世界线间共享的记忆没有混乱。
pikapush pinned «【日刊文本生成器 2019/8/23】【 只要保证不超过一半的世界线没有毁灭,就能保证世界线间共享的记忆没有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