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 针对中国大陆 IP 返回 403 Forbidden
当使用中国大陆 IP 访问 Github 首页或者登陆页时,会得到 403 Forbidden 响应,并提示:
> Access to this site has been restricted.
根据测试,部分香港 IP、新加坡 IP 同样受到影响。可能和 Github 使用的 GeoIP 数据库有关。
相关讨论:
https://github.com/orgs/community/discussions/156515
拨测结果:
https://www.boce.com/http/20250413_87e23328ffb950ac0cefbcfda72de14b.html
https://boce.aliyun.com/detect/http/c127bbe2fdbc4f9ba01f1672aebd2ec2
当使用中国大陆 IP 访问 Github 首页或者登陆页时,会得到 403 Forbidden 响应,并提示:
> Access to this site has been restricted.
根据测试,部分香港 IP、新加坡 IP 同样受到影响。可能和 Github 使用的 GeoIP 数据库有关。
相关讨论:
https://github.com/orgs/community/discussions/156515
拨测结果:
https://www.boce.com/http/20250413_87e23328ffb950ac0cefbcfda72de14b.html
https://boce.aliyun.com/detect/http/c127bbe2fdbc4f9ba01f1672aebd2ec2
😱11❤4👍4🎉3👎1😢1
科技圈的日常
Github 针对中国大陆 IP 返回 403 Forbidden 当使用中国大陆 IP 访问 Github 首页或者登陆页时,会得到 403 Forbidden 响应,并提示: > Access to this site has been restricted. 根据测试,部分香港 IP、新加坡 IP 同样受到影响。可能和 Github 使用的 GeoIP 数据库有关。 相关讨论: https://github.com/orgs/community/discussions/156515 拨测结果:…
中国大陆 IP 现已可以正常访问 Github
根据群友反馈进行了测试,当前 Github 不会针对来自中国大陆 IP 的请求返回 403 Forbidden。
目前除了被阻断的请求,看起来结果都是 200 OK 了。
官方说法:
改配置不小心改炸了,现在修好了。
https://www.githubstatus.com/incidents/jfvgcls9swln
拨测结果:
https://boce.aliyun.com/detect/http/339f23a3ff7d4dad9b926eb92115fdfd
https://www.boce.com/http/20250413_72203977b58ed30e99a87f8f2c8fb6e8.html
根据群友反馈进行了测试,当前 Github 不会针对来自中国大陆 IP 的请求返回 403 Forbidden。
目前除了被阻断的请求,看起来结果都是 200 OK 了。
官方说法:
改配置不小心改炸了,现在修好了。
https://www.githubstatus.com/incidents/jfvgcls9swln
拨测结果:
https://boce.aliyun.com/detect/http/339f23a3ff7d4dad9b926eb92115fdfd
https://www.boce.com/http/20250413_72203977b58ed30e99a87f8f2c8fb6e8.html
🥰16👍12😁9❤6
罗马仕现状:剩 5000 万库存,员工抽屉里连 A4 纸都被收走
UP 主:知危编辑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HhJzfE49
有一说一,一个连 NTC 都敢省的牌子能活到今天已经算一个奇迹了。
拓展阅读:
lumafield 对 Anker 召唤的充电宝进行了工业级 CT 扫描与分析,他们观察到召回批次的主要差异来自电芯与装配工艺。
里面的 CT 3D 模型还挺酷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https://www.lumafield.com/article/what-went-wrong-inside-these-recalled-power-banks
一点碎碎念:
咱还是第一代罗马仕用户,当年小米还没下场做充电宝,罗马仕在淘宝靠着 79 还是 99 元的价格在当时作为价格屠夫破圈。
印象中当时的罗马仕还用着 18650 电芯,一个磨砂的外壳超声焊在一起,贴吧当年很多人都上车了。
火出圈之后便开始用料缩水,更换电芯品牌,印象中第一代罗马仕反而是有 NTC 的(存疑 *),之后的版本被反向升级没了。
之后便成为了挂在耻辱柱上的品牌,对于消费电子稍熟悉的读者可能都有印象。
随着小米 / ZMI 开始下场做充电宝,充电宝逐渐变成了了只有米系和其他品牌。
Anker 早年也是靠做廉价配件起家的,随后转型成功变成中高端配件商。还有很多其他品牌都在时代洪流中慢慢倒下了,毕竟拿货价格很难低于大厂。
之后电动车开始兴起,18650 被电动汽车厂大量采购,价格随之水涨船高,中低端充电宝便转用锂聚合物电池(软包电池),才开始出现「怀孕」的充电宝。
* 由于早年间百度贴吧的数据遭到大量删除 / 隐藏,部分内容已经不可考证,根据回忆复述。
UP 主:知危编辑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HhJzfE49
有一说一,一个连 NTC 都敢省的牌子能活到今天已经算一个奇迹了。
拓展阅读:
lumafield 对 Anker 召唤的充电宝进行了工业级 CT 扫描与分析,他们观察到召回批次的主要差异来自电芯与装配工艺。
里面的 CT 3D 模型还挺酷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https://www.lumafield.com/article/what-went-wrong-inside-these-recalled-power-banks
一点碎碎念:
咱还是第一代罗马仕用户,当年小米还没下场做充电宝,罗马仕在淘宝靠着 79 还是 99 元的价格在当时作为价格屠夫破圈。
印象中当时的罗马仕还用着 18650 电芯,一个磨砂的外壳超声焊在一起,贴吧当年很多人都上车了。
火出圈之后便开始用料缩水,更换电芯品牌,印象中第一代罗马仕反而是有 NTC 的(存疑 *),之后的版本被反向升级没了。
之后便成为了挂在耻辱柱上的品牌,对于消费电子稍熟悉的读者可能都有印象。
随着小米 / ZMI 开始下场做充电宝,充电宝逐渐变成了了只有米系和其他品牌。
Anker 早年也是靠做廉价配件起家的,随后转型成功变成中高端配件商。还有很多其他品牌都在时代洪流中慢慢倒下了,毕竟拿货价格很难低于大厂。
之后电动车开始兴起,18650 被电动汽车厂大量采购,价格随之水涨船高,中低端充电宝便转用锂聚合物电池(软包电池),才开始出现「怀孕」的充电宝。
* 由于早年间百度贴吧的数据遭到大量删除 / 隐藏,部分内容已经不可考证,根据回忆复述。
Bilibili
罗马仕现状:剩5000万库存,员工抽屉里连A4纸都被收走_哔哩哔哩_bilibili
罗马仕,在最近的充电宝质量风波之前,年营业额有 17-18 亿元,拥有 500 名左右正职员工,现在仅剩 20 多人仍在工作。官宣停工停产的第二天,其深圳总部办公地点楼下站着大量维权的员工,与其合作体量上亿元的供应商们也赶到了办公地点 “ 蹲点 ” 等待,同样只能等待的,还有在网上排队的几十万召回用户。。。知危也同样到达了其深圳总部的现场,试图了解这家突然 “ 休克 ” 的企业,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 视频播放量 910537、弹幕量 1318、点赞数 15957、投硬币枚数 854、收藏人数 4121、转发人数…
❤9😁3
Perplexity 被发现使用隐形爬虫逃避 Robots.txt
Cloudflare 发现 Perplexity 在使用隐形爬虫来绕过 Robots.txt 与 WAF。
当 Perplexity 的爬虫无法正常爬取到网页内容后,会尝试使用未声明的 UA 和 IP 段来尝试绕过屏蔽规则。
Cloudflare 表示目前 Perplexity 的爬虫已经无法通过 Challenge 验证。
ref: https://blog.cloudflare.com/perplexity-is-using-stealth-undeclared-crawlers-to-evade-website-no-crawl-directives/
Cloudflare 发现 Perplexity 在使用隐形爬虫来绕过 Robots.txt 与 WAF。
当 Perplexity 的爬虫无法正常爬取到网页内容后,会尝试使用未声明的 UA 和 IP 段来尝试绕过屏蔽规则。
Cloudflare 表示目前 Perplexity 的爬虫已经无法通过 Challenge 验证。
ref: https://blog.cloudflare.com/perplexity-is-using-stealth-undeclared-crawlers-to-evade-website-no-crawl-directives/
The Cloudflare Blog
Perplexity is using stealth, undeclared crawlers to evade website no-crawl directives
Perplexity is repeatedly modifying their user agent and changing IPs and ASNs to hide their crawling activity, in direct conflict with explicit no-crawl preferences expressed by websites.
🥰1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