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疾控中心 结合训诫的另一个角度,不过,“双黄连也没发论文,滑稽”
最近有一类看起来相当有道理的声音,就是批评那些发表新冠状病毒相关论文的科研人员。我看到的角度大致有两个:1、自己早就知道,悄悄发论文,却不通知大家;2、不集中精力投入在防疫上,却去发论文。
发论文是一种进入社会规约体系的行为,自带一个五级护盾。所以,发论文几乎是唯一能避免被“训诫”的说话方法。一旦在这上面动手,势必引起所有科研人员的自危和共情,这个后果有点大。所以,如果那些信息不通过论文发出来,还能怎么发出来?要怎么通知给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有些人的工作就是做研究,写论文。有些人参与防疫工作或临床工作,同时也写论文。“不在病房照顾病人却跑到实验室写论文”是一种民间想象,一种“皇后娘娘的柿饼子”。最关键的是:写论文本身就是防疫工作的一部分,可以让全世界科技工作者一起参与到对抗疫情的研究工作中。(tombkeeper)
最近有一类看起来相当有道理的声音,就是批评那些发表新冠状病毒相关论文的科研人员。我看到的角度大致有两个:1、自己早就知道,悄悄发论文,却不通知大家;2、不集中精力投入在防疫上,却去发论文。
发论文是一种进入社会规约体系的行为,自带一个五级护盾。所以,发论文几乎是唯一能避免被“训诫”的说话方法。一旦在这上面动手,势必引起所有科研人员的自危和共情,这个后果有点大。所以,如果那些信息不通过论文发出来,还能怎么发出来?要怎么通知给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有些人的工作就是做研究,写论文。有些人参与防疫工作或临床工作,同时也写论文。“不在病房照顾病人却跑到实验室写论文”是一种民间想象,一种“皇后娘娘的柿饼子”。最关键的是:写论文本身就是防疫工作的一部分,可以让全世界科技工作者一起参与到对抗疫情的研究工作中。(tombkeeper)
#武汉 #疾控中心 直接拿数据打脸,昭告天下:武汉卫健委每一次发布的数据都是假的,真的存在瞒报,真的存在延误,真的有人误国。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谣言”和“辟谣”或许不能揭示真相,但是甩锅可以。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重磅论文 1月11-20日感染者数量暴增】
近日,中国国内的医学学术期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预出版了一篇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的论文。这篇对于截至到2020年2月11日总共7万多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含4.4万余个确诊病例,1.6万余个疑似病例,1万多临床诊断病例和889无症状感染者)的分析论文,不仅信息量巨大,还印证了很多前方记者所采访到的信息(环球网)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重磅论文 1月11-20日感染者数量暴增】
近日,中国国内的医学学术期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预出版了一篇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的论文。这篇对于截至到2020年2月11日总共7万多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含4.4万余个确诊病例,1.6万余个疑似病例,1万多临床诊断病例和889无症状感染者)的分析论文,不仅信息量巨大,还印证了很多前方记者所采访到的信息(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