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warded from 噫~这世界
〖白鱼Fiasili〗我真是够了,90年代被抛弃的南方女婴们,我不建议任何人去找什么生物爸妈,只有伤害,不可能找到答案,大家说什么每个人都有寻找出处的本能,那是你们没有被扔过。
2016年,我考研那一年,才知道自己是一个90年代南方弃婴,我是这个生物家庭的第三个女儿,被扔了完全是因为要生男孩,而且果不其然,后来就有个弟弟。
而且生物父母家人们纷纷找上来,微博私信我,视奸我,骚扰我,还把我的照片,歌曲,视频都发到他们家族微信群里炫耀,说什么三女儿现在发展的真好,也不管我考研压力大不大,执意要见我,各种道德绑架,各种哭天抢地。自我感动,感天动地。而我呢,当时第一反应是报警,问中国有没有限制令。
被这些人一直骚扰,导致我改了自己的微博名字。
对于抛弃这件事我其实没什么伤心的,我不是什么脆弱的美国姑娘,我们泱泱男权大国,杀女婴,扔掉第二个第三个女孩,太正常了。反而是对他们这种所谓的天然的血脉连接感,觉得恶心。我伤心的是,一方面被当做他们自我感动的对象,一方面其实没人在乎我当时的状态,他们就像当年抛弃我一样突然的重新要卷入我的生活。我伤心是一种对可怕的男权文化和其中畸形的人的可笑和同情。
我身上流着你们的一点点血,我就是你们的?
凭什么?
我当时复习人类学一段时间了,什么文化没见过,家里人死了要把对方骨髓拌饭吃掉我都能接受。对我来说,这个所谓的身世,就像是处理别人的事件,我查了90年代南方弃婴潮的资料,看了几个寻亲的姑娘的纪录片。我大概了解了历史,体制,当地的习俗,地方的压力,基本上方方面面了。
纪录片里很清楚,大多数女孩都是此时此刻过得不好才起了寻亲的那种念头,而且往往抱着一种憧憬,结果见到,却都是尴尬,怨怼。
没必要给这种见面附加什么情感成分,绝对是有所图。图原谅,图欣慰,图任何。都是有所图。我不是谁高枕无忧用的安眠药。
我一个人类学研究者,一个有过南方城市田野调查经验,无数次在福建台湾地区看到朋友们遭遇性骚扰和性犯罪的人。我不需要见到这些人才能放下这些事情。
你说,二十多年了,当时扔的时候,成年人做的决定,现在想找补。哪儿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中国人讲究的原谅,《都挺好》式的虚伪大结局,都是女性自己在承担所有恶意和伤害。我才没那么傻呢。
而且,这个突如其来的愧疚,有点可疑吧。我当时想了大概三种情况:
1,家里有人生病缺器官
2,家里生意出事情,去求神拜佛,人家说,你们是不是对不起什么人啊,应该去还愿
3,家里那个最后生出来的弟弟是个废物,一家人不知道还能依靠谁,看看这个被扔的三女儿能不能依靠
我还能举出特别多例子,没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什么血脉亲情。完全是把我当成一个物品在使用。
这种人,这种文化,这种绑架,凭什么要女孩们承担。
这个事情我的处理就是直接找律师朋友,一五一十说清楚,你们和我没关系,也别想见我,也别想再打扰我,我对你们也没有任何义务,你们想补偿我,我也不需要。
你们就是和我什么关系都没有的人。
而且,关键的点就是我没有具体的怨恨,因为那时候生育的政策,地方的暴力,宗族的文化,方方面面在作用。每个人都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但是,人有不和解的权利,我没必要充当什么历史的润滑剂。历史的伤口就应该留着。不应该缝合。
这件事没给我带来什么伤害,我也没想报复什么的,我觉得冷漠是最好的回答。反而让我觉得我很幸运,我能读书,能受教育,能遇到特别喜欢女孩子的父母,他们能像培养一个男孩一样,给我充分的支持和自由,以及最后我天然的成为了一个关心女性权益的人,我珍惜我现在所思所想的一切。
而且这件事更让我明白了,是你的教育,你的环境,你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才塑造你自己。
人不需要寻什么根。人是每天都在内在生根的流动着,面对着,遭遇着,成长着的。女人就更是了,因为我们没有墙可以依靠着爬藤,我们需要在虚空中螺旋着上升。中国人更没什么根了,我们在一个个谎言中努力建造家园罢了。
2016年,我考研那一年,才知道自己是一个90年代南方弃婴,我是这个生物家庭的第三个女儿,被扔了完全是因为要生男孩,而且果不其然,后来就有个弟弟。
而且生物父母家人们纷纷找上来,微博私信我,视奸我,骚扰我,还把我的照片,歌曲,视频都发到他们家族微信群里炫耀,说什么三女儿现在发展的真好,也不管我考研压力大不大,执意要见我,各种道德绑架,各种哭天抢地。自我感动,感天动地。而我呢,当时第一反应是报警,问中国有没有限制令。
被这些人一直骚扰,导致我改了自己的微博名字。
对于抛弃这件事我其实没什么伤心的,我不是什么脆弱的美国姑娘,我们泱泱男权大国,杀女婴,扔掉第二个第三个女孩,太正常了。反而是对他们这种所谓的天然的血脉连接感,觉得恶心。我伤心的是,一方面被当做他们自我感动的对象,一方面其实没人在乎我当时的状态,他们就像当年抛弃我一样突然的重新要卷入我的生活。我伤心是一种对可怕的男权文化和其中畸形的人的可笑和同情。
我身上流着你们的一点点血,我就是你们的?
凭什么?
我当时复习人类学一段时间了,什么文化没见过,家里人死了要把对方骨髓拌饭吃掉我都能接受。对我来说,这个所谓的身世,就像是处理别人的事件,我查了90年代南方弃婴潮的资料,看了几个寻亲的姑娘的纪录片。我大概了解了历史,体制,当地的习俗,地方的压力,基本上方方面面了。
纪录片里很清楚,大多数女孩都是此时此刻过得不好才起了寻亲的那种念头,而且往往抱着一种憧憬,结果见到,却都是尴尬,怨怼。
没必要给这种见面附加什么情感成分,绝对是有所图。图原谅,图欣慰,图任何。都是有所图。我不是谁高枕无忧用的安眠药。
我一个人类学研究者,一个有过南方城市田野调查经验,无数次在福建台湾地区看到朋友们遭遇性骚扰和性犯罪的人。我不需要见到这些人才能放下这些事情。
你说,二十多年了,当时扔的时候,成年人做的决定,现在想找补。哪儿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中国人讲究的原谅,《都挺好》式的虚伪大结局,都是女性自己在承担所有恶意和伤害。我才没那么傻呢。
而且,这个突如其来的愧疚,有点可疑吧。我当时想了大概三种情况:
1,家里有人生病缺器官
2,家里生意出事情,去求神拜佛,人家说,你们是不是对不起什么人啊,应该去还愿
3,家里那个最后生出来的弟弟是个废物,一家人不知道还能依靠谁,看看这个被扔的三女儿能不能依靠
我还能举出特别多例子,没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什么血脉亲情。完全是把我当成一个物品在使用。
这种人,这种文化,这种绑架,凭什么要女孩们承担。
这个事情我的处理就是直接找律师朋友,一五一十说清楚,你们和我没关系,也别想见我,也别想再打扰我,我对你们也没有任何义务,你们想补偿我,我也不需要。
你们就是和我什么关系都没有的人。
而且,关键的点就是我没有具体的怨恨,因为那时候生育的政策,地方的暴力,宗族的文化,方方面面在作用。每个人都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但是,人有不和解的权利,我没必要充当什么历史的润滑剂。历史的伤口就应该留着。不应该缝合。
这件事没给我带来什么伤害,我也没想报复什么的,我觉得冷漠是最好的回答。反而让我觉得我很幸运,我能读书,能受教育,能遇到特别喜欢女孩子的父母,他们能像培养一个男孩一样,给我充分的支持和自由,以及最后我天然的成为了一个关心女性权益的人,我珍惜我现在所思所想的一切。
而且这件事更让我明白了,是你的教育,你的环境,你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才塑造你自己。
人不需要寻什么根。人是每天都在内在生根的流动着,面对着,遭遇着,成长着的。女人就更是了,因为我们没有墙可以依靠着爬藤,我们需要在虚空中螺旋着上升。中国人更没什么根了,我们在一个个谎言中努力建造家园罢了。
Forwarded from 噫~这世界 via @telegraph
Telegraph
〖连清川〗如果连提问都如此怯懦,我们哪里敢恣意悲伤
20日下午大约5点的时候,在朋友圈里刷到了一个郑州地铁中传出的视频,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 从那时开始,一直在刷朋友圈,寻找信息。深夜的时候强摁着不安,出去跑了个步。回来继续刷到凌晨。 21日刷了一上午。刷到下午的时候终于绝望,停止了。 信息始终是破碎的,没有逻辑,没有因果,没有全貌。迄今为止都没有。 靠一个破碎的朋友圈,想拼凑起有效的、完整的、客观的信息,基本上是无望的。 一直如此。 2008年地震的时候,我在上海和朋友一起。心急如火,可是不知道该做什么。我们后来找一些朋友一起拼凑了一车帐篷,通过NGO的朋友发过去了。…
Forwarded from InstantViewBot
Telegraph
郭包肉 | 郑州神秘黑衣人
7月24日,“德国之声DW”的记者博林格在郑州街头连线采访,被十几位“郑州市民”围堵。“市民”们质疑这位德媒记者是否为CNN或BBC记者,担心他进行选择性报道,恶意抹黑中国。 流传于网络和自媒体的视频中,有数位身穿黑色T恤的男子将记者博林格团团围住。👇🏽 “德国之声”记者在郑州街头被围堵后,知名媒体人、央视新闻评论部《社会记录》栏目前编委、新浪网前副总编石扉客在自媒体上发声:这个冒着比洪水还要大的危险在郑州街头采访的德国某媒体记者,是我十二年前在柏林认识的哥们,中文名叫马天思,我习惯叫他马踢尔斯。这哥们…
Forwarded from InstantViewBot
Telegraph
奥运冠军被网暴“滚出中国”,背后的残忍你想象不到
01 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75公斤级举重比赛现场。 韩国选手张美兰和中国选手唐功红之间的竞争出现白热化。 中国选手唐功红抓举127.5公斤失败,落后韩国选手整整7.5公斤。 此时的她退无可退,只能在挺举的时候挑战惊人的172.5公斤,但幸运的她终于成功了。 而此时的韩国选手更狠,她以不可思议的力量挑战172.5公斤,而且也成功了。 这是一个足以夺冠的成绩,按照以往的惯例和唐功红目前的成绩,唐功红不可能超过她。 所以,韩国团队欣喜地提前开始庆祝夺冠了。 然而接下来,奇迹的一幕发生了。 唐功红向组委会要了…
Forwarded from InstantViewBot
Telegraph
为什么一位刚失去孩子的父亲,要证明自己孩子确实去世了?
郑州地铁5号线门口那位穿着雨衣的爸爸,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为什么?一个刚刚失去孩子的父亲需要强打精神,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孩子确实已经去世了? 哥刚看到上面这张照片时,当场破防。 郑州暴雨时,他的女儿妞妞在地铁里罹难,那天是头七,他想接妞妞回家。 这两张照片在网上疯传,很多人痛心,同样的也有人质疑。 比如这位。 这种人形ETC我见太多了,他们只需要一些捕风捉影,就能得出任何想要的结论。 而驳倒他们是一件吃力的事,和杠精不同,还原真相,需要证据。 7月29日,红星新闻的记者通过采访,证实了照片中的男子,…
Forwarded from Foolish TraceWind (北极光号)
黄码与绿码之旅
飞机原定3:40从西宁曹家堡机场起飞,后来说改到6点半,后来不停地改动,4:30,5:10等,最终5:20起飞。
两个小时之后飞机抵达拉萨上空,但盘旋五圈无法降落,贡嘎机场上空有雷雹!但拉萨周围的临时降落机场都不能降落,良久,飞机上传来空姐令人心惊胆战的的报告,塔台命令降落成都双流机场!
话音刚落机舱里就炸了:不,我们不去成都,我们回西宁!
(成都江津是疫情高风险地区,双流机场亦然。只要一经停成都,绿码立即变黄码!西藏明文规定,黄码旅客不能进入西藏。这就等于将整架飞机旅客的西藏之行判了死刑!)
贡嘎上空雷雹的确不能降落,周围的备用机场除了成都机场也没有可降落的,怎么办?能跳机吗?
这时传来机长的救命之声:大家别紧张,在双流机场只是临时停机,我们不下飞机,也不上客,待拉萨雷雹过去,我们就再次飞往拉萨。不过在双流机场经停期间大家不要开手机,大数据就不会显示来过成都,你的绿码也就不会变黄。
好睿智的机长!大家顿时乖乖地服从,不再吵闹。
飞机降落成都后,第一次看不到惯常那种旅客们纷纷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处理国家大事,迫不及待地打开舱门拿出行李抢先站在过道上等待下机的情形。机舱里一片祥和,旅客们心照不宣地坚定着自己的信念:就不开机,看你怎么办!半个小时后,飞机再次起飞,12:30,抵达拉萨贡嘎机场。
旅客们一如往常那样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行程码是绿的!
飞机原定3:40从西宁曹家堡机场起飞,后来说改到6点半,后来不停地改动,4:30,5:10等,最终5:20起飞。
两个小时之后飞机抵达拉萨上空,但盘旋五圈无法降落,贡嘎机场上空有雷雹!但拉萨周围的临时降落机场都不能降落,良久,飞机上传来空姐令人心惊胆战的的报告,塔台命令降落成都双流机场!
话音刚落机舱里就炸了:不,我们不去成都,我们回西宁!
(成都江津是疫情高风险地区,双流机场亦然。只要一经停成都,绿码立即变黄码!西藏明文规定,黄码旅客不能进入西藏。这就等于将整架飞机旅客的西藏之行判了死刑!)
贡嘎上空雷雹的确不能降落,周围的备用机场除了成都机场也没有可降落的,怎么办?能跳机吗?
这时传来机长的救命之声:大家别紧张,在双流机场只是临时停机,我们不下飞机,也不上客,待拉萨雷雹过去,我们就再次飞往拉萨。不过在双流机场经停期间大家不要开手机,大数据就不会显示来过成都,你的绿码也就不会变黄。
好睿智的机长!大家顿时乖乖地服从,不再吵闹。
飞机降落成都后,第一次看不到惯常那种旅客们纷纷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处理国家大事,迫不及待地打开舱门拿出行李抢先站在过道上等待下机的情形。机舱里一片祥和,旅客们心照不宣地坚定着自己的信念:就不开机,看你怎么办!半个小时后,飞机再次起飞,12:30,抵达拉萨贡嘎机场。
旅客们一如往常那样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行程码是绿的!
Forwarded from 噫~这世界
〖月风_投资笔记〗我再说一句公平的话,这条路我也想走啊,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制度套利(主要是没钱)。
孩子在美国出生,直接拿他的出生证办美国护照,因为美国是承认双重国籍的,这个护照就代表了他美国国籍的身份,这是客观存在的。
然后去大使馆办回国旅行证,父母双方必须同时在场,这里是代替宝宝选择国籍(中国),18岁时可以再选一次国籍。
按照常规流程来讲,这个孩子虽然保留了中国国籍,但是也保留了美国国籍的欧式期权(注意是欧式)。
然后在北京落户口,按照正常流程上学,因为现在国内最大的分流阶段并不是高考,而是中考。——你们经常能看到只有XX%的孩子能读普高的新闻。
所以孩子成绩很优秀就可以继续选择国内,如果不尽人意就选择出国,去国外读高中,然后满足高中必须在国外呆满2年才能以外籍生身份参加国内大学本科录取的规定。
这里会给孩子第二次选择权,高三(四)毕业时,孩子如果很优秀,那么可以考虑参加当地大学的录取,如果不尽人意,那么就选择回国参加国内大学录取。
每个学校招外籍生的规定都略有不同,有些需要简单的笔试,有些需要考一下中文(...),有些甚至直接面试即可。
这里也涉及到了国内大学的KPI,山东那边女学伴事件出来时大家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国内大学的KPI里涉及了国际学生的比例,算在国际化的指标里,所以才会给这么宽松的录取条件。
有钱和没钱的本质区别在于:就是给孩子3-4次,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当然也有连续4次都给机会不中用的情况,而不像其他孩子那样,一考定终身。
所以我们也看到二代们选择普通职业、当宅男甚至搬砖的新闻,但是他们是有了ABC各种选择后,最后选择了搬砖。而你面前,只有一个选项——搬砖。
孩子在美国出生,直接拿他的出生证办美国护照,因为美国是承认双重国籍的,这个护照就代表了他美国国籍的身份,这是客观存在的。
然后去大使馆办回国旅行证,父母双方必须同时在场,这里是代替宝宝选择国籍(中国),18岁时可以再选一次国籍。
按照常规流程来讲,这个孩子虽然保留了中国国籍,但是也保留了美国国籍的欧式期权(注意是欧式)。
然后在北京落户口,按照正常流程上学,因为现在国内最大的分流阶段并不是高考,而是中考。——你们经常能看到只有XX%的孩子能读普高的新闻。
所以孩子成绩很优秀就可以继续选择国内,如果不尽人意就选择出国,去国外读高中,然后满足高中必须在国外呆满2年才能以外籍生身份参加国内大学本科录取的规定。
这里会给孩子第二次选择权,高三(四)毕业时,孩子如果很优秀,那么可以考虑参加当地大学的录取,如果不尽人意,那么就选择回国参加国内大学录取。
每个学校招外籍生的规定都略有不同,有些需要简单的笔试,有些需要考一下中文(...),有些甚至直接面试即可。
这里也涉及到了国内大学的KPI,山东那边女学伴事件出来时大家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国内大学的KPI里涉及了国际学生的比例,算在国际化的指标里,所以才会给这么宽松的录取条件。
有钱和没钱的本质区别在于:就是给孩子3-4次,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当然也有连续4次都给机会不中用的情况,而不像其他孩子那样,一考定终身。
所以我们也看到二代们选择普通职业、当宅男甚至搬砖的新闻,但是他们是有了ABC各种选择后,最后选择了搬砖。而你面前,只有一个选项——搬砖。
Forwarded from 每日沙雕墙 (投稿机屑人)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Forwarded from 每日沙雕墙 (还是傻鸟一号)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美国职棒大联盟巴尔的摩金莺队vs纽约洋基队的比赛中一只猫猫闯入场内,场地工作人员和球员们半天功夫都没能捉到它,观众纷纷大喊“MVP!” 而且还贡献了这段精彩的慢动作镜头[笑cry]
Forwarded from 噫~这世界
〖雷斯林Raist〗33年前,烧死200多人的大兴安岭大火发生后,《中国青年报》记者叶研、雷收麦、李伟中以及实习记者贾永在火灾发生后迅速奔赴火场,开始调查火灾的原因。
历经30多天的实地调查后,《中国青年报》用了一整版刊登了调查特稿《红色的警告》,报道的最后写道:
“我认为这场灾难主要是人祸。”大兴安岭林业局局长邱兴亚语调颤抖:“是我们——犯有严重的官僚主义,而我们僵化的体制,也使得我们成为官僚主义。这场大火,对我们是不烧死的烧死。”
1987年6月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代总理万里严肃宣告:“今天的大会,是与官僚主义作斗争的大会。”
1987年6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常委们代表十亿公民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处理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和处理情况的汇报》。他们说:
“现在官僚主义相当严重,相当普遍。反对官僚主义的根本办法,是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在经济改革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没想到33年后,这场堪称灾难性的大火,居然被90后自媒体人挖出来,写了洋洋洒洒几千字的长文说这是“中国灭森林大火”的伟大胜利,取名叫《没有澳大利亚的大火,我都不知道33年前的中国那么牛逼》。
更魔幻的是,这文章居然还被各大官媒给转了。
历经30多天的实地调查后,《中国青年报》用了一整版刊登了调查特稿《红色的警告》,报道的最后写道:
“我认为这场灾难主要是人祸。”大兴安岭林业局局长邱兴亚语调颤抖:“是我们——犯有严重的官僚主义,而我们僵化的体制,也使得我们成为官僚主义。这场大火,对我们是不烧死的烧死。”
1987年6月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代总理万里严肃宣告:“今天的大会,是与官僚主义作斗争的大会。”
1987年6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常委们代表十亿公民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处理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和处理情况的汇报》。他们说:
“现在官僚主义相当严重,相当普遍。反对官僚主义的根本办法,是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在经济改革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没想到33年后,这场堪称灾难性的大火,居然被90后自媒体人挖出来,写了洋洋洒洒几千字的长文说这是“中国灭森林大火”的伟大胜利,取名叫《没有澳大利亚的大火,我都不知道33年前的中国那么牛逼》。
更魔幻的是,这文章居然还被各大官媒给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