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情报 #APP #iOS #macOS
🚧 MobileTransfer:为 iOS 设备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的 macOS 应用
🔗:GitHub | Releases
👉 Features
- 备份和恢复 iOS 设备数据
- 转换并导入 BBackupp 的备份
- 设置备份密码
- 备份到自定义路径并从中恢复
- 增量备份(菜单 -> 备份 -> 加载检查点)
👨🏻💻 马上就要迎来周五的换机日了,相比许多朋友都在研究备份和数据转移的事情。在这个节点上,Lakr233 继续带来了新作品 MobileTransfer,便于大家快速备份和恢复数据到新 iPhone
💡 MobileTransfer 可以做到「打包式」的备份与恢复功能,v1.10.3 后新增降级恢复功能,可原地修改 iOS 26 的备份恢复到 iOS 18 的设备。此外,你还可以将设备数据储存在外置硬盘中,并快速写入到新设备,避免在天才吧等候多时
⚠️ 免责声明
此应用程序最初设计为付费应用,但由于开发者无法在应用程序备份/恢复方面提供可靠的服务,Lakr233 已停止开发和维护这个应用。于是将此项目开源,以便社区能够继续开发
数据无价,大家若要测试和使用,请务必做好多重备份!
📘 关联阅读:
1️⃣ 对话「浮望」开发者砍砍:告别卡顿的 AI 聊天助手,这个 App 正在孵化一个真正流畅的个人 Agent
2️⃣ BBackupp:macOS 上支持自动化的 iOS 备份工具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MobileTransfer:为 iOS 设备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的 macOS 应用
🔗:GitHub | Releases
👉 Features
- 备份和恢复 iOS 设备数据
- 转换并导入 BBackupp 的备份
- 设置备份密码
- 备份到自定义路径并从中恢复
- 增量备份(菜单 -> 备份 -> 加载检查点)
👨🏻💻 马上就要迎来周五的换机日了,相比许多朋友都在研究备份和数据转移的事情。在这个节点上,Lakr233 继续带来了新作品 MobileTransfer,便于大家快速备份和恢复数据到新 iPhone
💡 MobileTransfer 可以做到「打包式」的备份与恢复功能,v1.10.3 后新增降级恢复功能,可原地修改 iOS 26 的备份恢复到 iOS 18 的设备。此外,你还可以将设备数据储存在外置硬盘中,并快速写入到新设备,避免在天才吧等候多时
⚠️ 免责声明
此应用程序最初设计为付费应用,但由于开发者无法在应用程序备份/恢复方面提供可靠的服务,Lakr233 已停止开发和维护这个应用。于是将此项目开源,以便社区能够继续开发
数据无价,大家若要测试和使用,请务必做好多重备份!
📘 关联阅读:
1️⃣ 对话「浮望」开发者砍砍:告别卡顿的 AI 聊天助手,这个 App 正在孵化一个真正流畅的个人 Agent
2️⃣ BBackupp:macOS 上支持自动化的 iOS 备份工具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3
#macOS #APP #GitHub情报
🚀 盘点 macOS 26 移除 Launchpad 后,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第三方项目
macOS 26 自从推出测试版以来,一直被大家吐槽问题颇多、体验卡顿,第三方软件至今依然有许多未能完成适配。还有一个经常被提起的点,就是新系统砍掉了 Launchpad 启动台,改为了 Spotlight 检索,让许多朋友觉得不方便
今天和大家盘点一些第三方替代项目,感谢 Moonvy 周报的分享
1️⃣ LaunchNext
🔗:GitHub | Wiki | Releases
LaunchNext 是目前最为火爆的一个开源项目,它基于 LaunchNow 项目开发,可以提供经典 Launchpad 体验。安装后,你可以一键导入老系统 Launchpad 数据库,完美恢复原先布局
此外,项目也支持自定义图标大小和文件夹管理,还有即时搜索和键盘导航,完成度和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
2️⃣ RayDesk
🔗:Web
RayDesk 虽然没有选择开源,但也是免费使用的。它支持自动扫描并显示Mac 上的所有应用程序,无需手动添加或配置;界面上,保留了熟悉的 Launchpad 风格;内置智能搜索功能,支持键盘快捷键启动
不过从官网来看,它目前还处于初步开发阶段,一些自定义功能可能尚不完备,大家可以比较选择一下
3️⃣ 其他
🔗:LaunchNow | LaunchBack | Launchie | launchbad | Raspberry
GitHub 近期有许多的同类开源软件,就不一一列举了,搜索「Launch」可能还会有更多新发现。但有意思的是,我在社交媒体发现了一款名叫「AppGrid Launcher」的软件,不仅收费还采取了价格高昂的订阅制,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里放出来,供大家消遣观摩
👀 我喜欢 macOS 的一点在于,它看上去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或不足,但每当有难题出现,社区和开发者总能及时、高效地拿出应对方案。尽管如此,我还是选择观望 macOS 26 的新进展,目前暂时不打算升级
💬 目前手头设备除了 Mac 均为最新正式版,欢迎你和我分享使用 macOS 26 的体验,以帮助我做出决策!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盘点 macOS 26 移除 Launchpad 后,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第三方项目
macOS 26 自从推出测试版以来,一直被大家吐槽问题颇多、体验卡顿,第三方软件至今依然有许多未能完成适配。还有一个经常被提起的点,就是新系统砍掉了 Launchpad 启动台,改为了 Spotlight 检索,让许多朋友觉得不方便
今天和大家盘点一些第三方替代项目,感谢 Moonvy 周报的分享
1️⃣ LaunchNext
🔗:GitHub | Wiki | Releases
LaunchNext 是目前最为火爆的一个开源项目,它基于 LaunchNow 项目开发,可以提供经典 Launchpad 体验。安装后,你可以一键导入老系统 Launchpad 数据库,完美恢复原先布局
此外,项目也支持自定义图标大小和文件夹管理,还有即时搜索和键盘导航,完成度和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
2️⃣ RayDesk
🔗:Web
RayDesk 虽然没有选择开源,但也是免费使用的。它支持自动扫描并显示Mac 上的所有应用程序,无需手动添加或配置;界面上,保留了熟悉的 Launchpad 风格;内置智能搜索功能,支持键盘快捷键启动
不过从官网来看,它目前还处于初步开发阶段,一些自定义功能可能尚不完备,大家可以比较选择一下
3️⃣ 其他
🔗:LaunchNow | LaunchBack | Launchie | launchbad | Raspberry
GitHub 近期有许多的同类开源软件,就不一一列举了,搜索「Launch」可能还会有更多新发现。但有意思的是,我在社交媒体发现了一款名叫「AppGrid Launcher」的软件,不仅收费还采取了价格高昂的订阅制,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里放出来,供大家消遣观摩
👀 我喜欢 macOS 的一点在于,它看上去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或不足,但每当有难题出现,社区和开发者总能及时、高效地拿出应对方案。尽管如此,我还是选择观望 macOS 26 的新进展,目前暂时不打算升级
💬 目前手头设备除了 Mac 均为最新正式版,欢迎你和我分享使用 macOS 26 的体验,以帮助我做出决策!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4❤2💅2🎉1
#iOS #APP
📷 2Camera:双重拍摄相机,记录双倍精彩
这是一款支持前后双摄像头同时开拍的相机,采用最新液态玻璃设计,却能最低支持 iPhone 11 + iOS 17。
🔗 App Store
🔮 主要功能
- 支持更多手机:iPhone 11/12/13/14/15/16/17,iPad 等机型
- 支持更多系统:iOS 17/18/26
- 多种布局:画中画小窗、上下分屏、左右分屏、单摄像头
- 1 次拍摄,同时保存 3 张照片(前置+后置+合成)
- 画中画小窗支持自由移动,双击屏幕快捷翻转
- 画中画形状:3:4竖屏、矩形、正方形、圆形
- 画中画尺寸:XS / S / M / L / XL
- 自定义边框:颜色,透明度
- 自定义 App 全局主题色:多达 12 种
- 支持 1080P 高清拍摄和录制
- 完美兼容 iOS 26 Liquid Glass 液态玻璃
- 支持快捷拍摄:锁屏小组件 / 桌面小组件 / 控制中心
- 更多相机功能:网格线、前置摄像头水平镜像、震感反馈
👨🏻💻 开发者小故事
这个项目早在苹果发布会前就开始做了,没想苹果给做成了 iPhone 17 的专属功能,一度让我心灰意冷,后来转念一想,到还能帮更多人提前用上限定的双重拍摄功能,也算是意外的惊喜了。
另外在相机界面上体验液态玻璃,效果极佳,因此特别大家提供了玻璃染色样式方便 DIY。
🎁 首发福利
内购限时免费,终身Pro ¥0 元(¥68 → ¥0)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2Camera:双重拍摄相机,记录双倍精彩
这是一款支持前后双摄像头同时开拍的相机,采用最新液态玻璃设计,却能最低支持 iPhone 11 + iOS 17。
🔗 App Store
🔮 主要功能
- 支持更多手机:iPhone 11/12/13/14/15/16/17,iPad 等机型
- 支持更多系统:iOS 17/18/26
- 多种布局:画中画小窗、上下分屏、左右分屏、单摄像头
- 1 次拍摄,同时保存 3 张照片(前置+后置+合成)
- 画中画小窗支持自由移动,双击屏幕快捷翻转
- 画中画形状:3:4竖屏、矩形、正方形、圆形
- 画中画尺寸:XS / S / M / L / XL
- 自定义边框:颜色,透明度
- 自定义 App 全局主题色:多达 12 种
- 支持 1080P 高清拍摄和录制
- 完美兼容 iOS 26 Liquid Glass 液态玻璃
- 支持快捷拍摄:锁屏小组件 / 桌面小组件 / 控制中心
- 更多相机功能:网格线、前置摄像头水平镜像、震感反馈
👨🏻💻 开发者小故事
这个项目早在苹果发布会前就开始做了,没想苹果给做成了 iPhone 17 的专属功能,一度让我心灰意冷,后来转念一想,到还能帮更多人提前用上限定的双重拍摄功能,也算是意外的惊喜了。
另外在相机界面上体验液态玻璃,效果极佳,因此特别大家提供了玻璃染色样式方便 DIY。
🎁 首发福利
内购限时免费,终身Pro ¥0 元(¥68 → ¥0)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5
#macOS #App #Utility #Browser
🌸 Helium:回归纯粹的浏览体验
🔗 Web | GitHub
🧩 近段时间,浏览器市场大有「歌声不断,啤酒不断」之势。来自 Perplexity 的 Comet 及 The Browser Company 的 Dia 相继面向所有用户开放;继 Zen 之后,另一款试图成为 Arc 替换品的 Ora 正快速迭代;除此之外,曾在 Google 及 Meta 工作的双生兄弟开发的 BrowserOS 也备受关注……
📜 在几乎每一款浏览器都在追逐 AI 或成为 Arc 的奇象中,今天分享的 Helium 多少显得特别。作为一款基于 Chromium 的开源浏览器,它没有搭上时代快车,用人工智能来「重塑」使用者或投资者的想象,而是主打隐私保护和极简设计的理念,堪称古典。
👥 Helium 由曾推出视频下载工具 cobalt 的 imput 团队打造,核心功能如下:
- 隐私保护:内置 uBlock Origin,默认拦截广告、追踪器等。支持 ungoogleed-chromium 配置,让数字足迹隐于无形。
- 轻量快速:基于 Chromium 构建,移除所有冗余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性能、节省能耗。
- 实用功能:原生集成 !bangs 功能,跳过搜索引擎直达目标网站;兼容 Manifest V2 旧拓展、Spilt View 分屏等。
- 免费开源:所有代码均托管于 GitHub,用户可自行托管 Helium 服务并在浏览器中使用自己的实例。
- 开发友好:不会破坏任何 Web API 或标准,经过精简的开发者工具也不再会有任何烦人的提示。
🌀 对于那些厌倦无休无止的 AI 功能竞赛的用户来说,Helium 也许能在今天提供一种 Old School 式的使用体验。它默认启用完整的隐私保护功能,让你无需在设置中翻找开关,而是专注浏览体验本身。同时不会用各式各样的更新或功能弹窗来打扰你本该沉浸的浏览体验。
👀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尊重用户、注重隐私且高效轻量的浏览器,那么不妨试试 Helium。
📍 首发频道|小红书|Twitter|微信公众号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Helium:回归纯粹的浏览体验
🔗 Web | GitHub
🧩 近段时间,浏览器市场大有「歌声不断,啤酒不断」之势。来自 Perplexity 的 Comet 及 The Browser Company 的 Dia 相继面向所有用户开放;继 Zen 之后,另一款试图成为 Arc 替换品的 Ora 正快速迭代;除此之外,曾在 Google 及 Meta 工作的双生兄弟开发的 BrowserOS 也备受关注……
📜 在几乎每一款浏览器都在追逐 AI 或成为 Arc 的奇象中,今天分享的 Helium 多少显得特别。作为一款基于 Chromium 的开源浏览器,它没有搭上时代快车,用人工智能来「重塑」使用者或投资者的想象,而是主打隐私保护和极简设计的理念,堪称古典。
👥 Helium 由曾推出视频下载工具 cobalt 的 imput 团队打造,核心功能如下:
- 隐私保护:内置 uBlock Origin,默认拦截广告、追踪器等。支持 ungoogleed-chromium 配置,让数字足迹隐于无形。
- 轻量快速:基于 Chromium 构建,移除所有冗余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性能、节省能耗。
- 实用功能:原生集成 !bangs 功能,跳过搜索引擎直达目标网站;兼容 Manifest V2 旧拓展、Spilt View 分屏等。
- 免费开源:所有代码均托管于 GitHub,用户可自行托管 Helium 服务并在浏览器中使用自己的实例。
- 开发友好:不会破坏任何 Web API 或标准,经过精简的开发者工具也不再会有任何烦人的提示。
🌀 对于那些厌倦无休无止的 AI 功能竞赛的用户来说,Helium 也许能在今天提供一种 Old School 式的使用体验。它默认启用完整的隐私保护功能,让你无需在设置中翻找开关,而是专注浏览体验本身。同时不会用各式各样的更新或功能弹窗来打扰你本该沉浸的浏览体验。
👀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尊重用户、注重隐私且高效轻量的浏览器,那么不妨试试 Helium。
📍 首发频道|小红书|Twitter|微信公众号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3🤔6
#macOS #APP #Web #GitHub情报
🧑🏻💻 macOS Tahoe 更新引发 Electron 应用性能问题,用这个脚本查看 App 是否修复
🔗:GitHub
❓早在上个月 macOS Tahoe 正式版系统推出后,就有用户发现一些依赖 Electron 的应用 GPU 占用率急剧上升。许多用户在升级系统后明显感受到设备运行变慢、发热加剧等问题,并向 Electron 提了 issue
💡 而后情况也逐渐明了:原因在于这些应用使用了名为“cornerMask”的私有 API,而 Apple 对该私有 API 的底层实现进行了修改,导致了上述问题。对此,Electron 更新了版本,彻底移除了对该私有 API 的调用,部分软件已经通过更新解决了这一问题
👀 今天介绍的这个脚本,正是检测你的 Mac 中还有哪些没有升级到新 Electron 版本,可能会导致你的电脑发热的 App,下载运行后便可一目了然。此外,还有网友专门制作了 页面,展示了部分主流 Electron App 的更新情况,大家也可前往查看
☹️ macOS Tahoe 正式版推出后,从软件适配、性能、UI 圆角到 Launchpad,差评声不绝于耳。但仔细想想,拟物到扁平再到 Big Sur,亦或是 HFS+ 到 APFS,一开始都遭到了大量的反对和批评,如今大家也习惯了。或许我们需要给 macOS Tahoe 一些时间,让更多的方案落地,让主流软件们尽快适配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macOS Tahoe 更新引发 Electron 应用性能问题,用这个脚本查看 App 是否修复
🔗:GitHub
❓早在上个月 macOS Tahoe 正式版系统推出后,就有用户发现一些依赖 Electron 的应用 GPU 占用率急剧上升。许多用户在升级系统后明显感受到设备运行变慢、发热加剧等问题,并向 Electron 提了 issue
💡 而后情况也逐渐明了:原因在于这些应用使用了名为“cornerMask”的私有 API,而 Apple 对该私有 API 的底层实现进行了修改,导致了上述问题。对此,Electron 更新了版本,彻底移除了对该私有 API 的调用,部分软件已经通过更新解决了这一问题
👀 今天介绍的这个脚本,正是检测你的 Mac 中还有哪些没有升级到新 Electron 版本,可能会导致你的电脑发热的 App,下载运行后便可一目了然。此外,还有网友专门制作了 页面,展示了部分主流 Electron App 的更新情况,大家也可前往查看
☹️ macOS Tahoe 正式版推出后,从软件适配、性能、UI 圆角到 Launchpad,差评声不绝于耳。但仔细想想,拟物到扁平再到 Big Sur,亦或是 HFS+ 到 APFS,一开始都遭到了大量的反对和批评,如今大家也习惯了。或许我们需要给 macOS Tahoe 一些时间,让更多的方案落地,让主流软件们尽快适配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6